痛经的偏方

当前位置: 我爱偏方网 > 痛经的偏方 >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

  活血药。是指以通畅血脉,促进血行,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治疗瘀血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等作用。理气药,是指以疏畅气机,解郁降气调整赃腑功能,以及治疗气滞、气逆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大多气香温,善于行散或泄降,但易于耗气伤阴,故气虚及阴亏者不宜食用。①三七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内含大量三七皂甙,约12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有些与人参中的皂甙类似,试验证明:三七粉或浸液能缩短动物的血凝时间,对内脏如肝、脾等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各种出血病1症的咯血、血尿、眼出血,使用三七治疗均能获得明显疗效,此外,三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减少肌耗氧量,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能力,因而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中医认为,其温,味甘、微苦,功能散瘀止血,适用于跌仆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三七熟品尚有补血和血之功,用于失血和贫血。用量:常作为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或随汤药冲服;          每次0.5-3克,1日2次。②川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含挥发油、生物碱、酚物质、内酯类、有机酸等;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抗血拴形成,并对已形成的凝聚块有解聚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还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镇痛、镇静和降压作用,有抗维生素E缺无的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中医认为,其温、味辛,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风湿身痛、关节痛,瘀血所致的各种病症,如冠心病脉管炎、高血压。用量:1.5-9克;但阴虚火旺症不宜用。③丹参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含菲醌类成分: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等;能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能扩张冠状动脉,曾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减缓心率;            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有抗凝血作用,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一切急慢病,只要有瘀血或血流不畅征象者都可运用。中医认为,其微寒,味苦,功能活瘀血,生新血,凉血,安神,适用于心绞痛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带下、症癜、结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痛等症。用量:一般9-30克,但月经过多及咳血、尿血者,慎用。④红花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含二氢黄酮类成分:红花甙,红花醌甙以及新红花甙,另外,还含红花油,木聚糖类等。红花制剂有增加冠状动脉及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有降低血压,抗凝血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使心脏迅速恢复正常跳动且不易发生纤颤的伏点,并有显着的抗缺氧作用;对子宫1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的节律明显增加。中医认为,其温,味辛、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腹部肿块、跌扑损伤等症。用量:一般2—9克;但无瘀血者及孕妇忌用。⑤益母草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含益母草碱植物甾醇以及多量氯化钾等;益母草有明显的兴奋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有降低血压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临床上证明,益母草煎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归不全,月经过多等均有显着疗效。        中医认为,其凉、味辛,苦,功能调经活血,祛瘀生新,利尿消肿,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劲急肾炎水肿。用量一般为6克—9克。⑥香附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内含挥发油,酚物质,葡萄糖,果糖,淀粉等,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并能缓和其肌张度;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中医认为,其平、味辛、甘,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适用于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胁脘腹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肝郁积食等症。用量:6—12克。<活血理气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相关文章

1.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

2. 常用的能够健鼻护耳方

3. 夏季喝橘皮水理气健脾

4. 祛斑偏方,治雀斑常用的偏方验方

5. 胃癌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6. 哮喘常用的偏方、验方

7. 痤疮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8. 治疗雀斑常用的偏方验方

9.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秘方

10.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秘方

本文来源:https://www.52pianfang.com/a1644.html

点击展开全部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程度:

进入下载页面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相关内容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的偏方」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