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

月经量少

  • 月经量少是妇科疾病的前兆

    1、由于先天性子宫很小,或者其它先天性不良的子宫畸形原因导致只有很少量的子宫内膜脱落,从而月经量就少。 2、是卵巢发育不全,致使卵巢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或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内膜较薄,于是脱落时出血量较少,而导致月经量少。 3、某些妇科疾病所致,如子宫内膜被结核杆菌破坏,引起严重的子宫内膜受损,破坏了部分或全部子宫内膜而导致月经量少,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被结核杆菌破坏,形成疤痕,月经量就减少。 4、年轻女性可能发生于刮宫术后,尤其是多次人工流产刮宫术后,造成子宫内膜外伤以致宫腔发生粘连,轻者月经过少

  • 月经量少会影响受孕的

    月经量少会影响受孕的 女性月经量的多少都可能造成月经疾病,雌激素水平低,压力太大都可能造成成女性月经量变少。出现经量变少的情况建议女性及时检查,找出原因,对症调理。1、雌激素水平低 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 2、压力太大 女性朋友如果长期情绪紧张或心理压力大,或突然变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暂时性紊乱,

  • 中药调理月经量少有疗效的妇科偏方

    月经量少是一种月经不调的症状。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淡红,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头晕耳鸣,舌淡少津,脉沉细。治当滋补肝肾,养血调经。血虚型:症见经来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当益气养血,兼补化源。血瘀型: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当活血行瘀。【分型治疗】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

  • 中药调理月经量少有疗效的妇科偏方

    月经量少是一种月经不调的症状。肾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鲜红或淡红,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头晕耳鸣,舌淡少津,脉沉细。治当滋补肝肾,养血调经。血虚型:症见经来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当益气养血,兼补化源。血瘀型:症见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治当活血行瘀。【分型治疗】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黄芪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0克大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仙灵脾9克山茱萸9克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

  •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 倒经就是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亦称“代偿性月经”、“周期性子宫外出血”。此时,月经量少,甚至无月经,鼻衄或吐血量可多可少。常伴有全身不适、精神不畅、烦躁不安、下腹部胀痛等症状。倒经大多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脏层上皮分化异常相关。血液病也是引起倒经的因素之一。下面是偏方网小博为您推荐的几个治疗到经的民间小偏方。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1 〔组成〕插田泡不定根15g。 〔用法〕用酒、水各半蒸服,1日2次。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2 〔组成〕倒钩藤根15g。 〔用法〕水煎或炖鸡服。 治疗倒经的民间偏方3 〔组成〕秋葵花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