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常用配伍疗法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天突,膻中,丰隆,脾俞,肺俞,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化痰止咳,治疗痰浊咳嗽,气喘,胸中满痛等。

2.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3.配神门,大陵,丰隆,三阴交,印堂,膻中,针刺泻法,化痰降浊,醒脑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4.配身柱,本神,丰隆,太冲,申脉,照海,针刺泻法,化痰醒脑,安神定痫,治疗风痰痫证。

5.配巨阙,膈俞,心俞,膻中,阴郄,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治疗心脉瘀阻滞心痛,心悸。

6.本穴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止痛。配中脘,足三里,内关,行间,梁丘,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郁气滞之胃痛;配章门,公孙,中脘,丰隆,针刺泻法,治疗痰饮呕吐;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犯胃之呃逆。

阳陵泉针刺深度 阳陵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极,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治疗黄疸。湿重于热者,加脾俞,足三里,胆俞,三阴交,气海;热湿重于湿者,加至阳,腕骨,大椎,太冲,内庭;脾阳不振,湿邪内阻者,加阴陵泉,脾俞,足三里。

2、本穴为治疗胁肋痛之要穴。配日月,支沟,太冲,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胁肋痛;配膈俞,血海,内关,三阴交,针刺泻法,祛瘀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胁肋痛;配间使,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胁肋痛;配中庭,太冲,期门,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治疗肝郁胁肋痛。

3、配上脘,太冲,神门,梁丘,内关,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治疗肝气犯胃之呃逆,呕吐。

4、本穴为筋会,为治疗筋急,经痉,筋患,经萎等经筋病要穴。若风热伤肺阴,筋失所养,配尺泽,内庭,复溜,针刺平补平泻法,清肺润燥,养阴荣筋;胃热筋伤者,配内庭,侠溪,针刺泻法,清泻阳明邪热;肝热筋痿者,配合谷,太冲,针刺泻法,清肝泄热,疏利筋脉;脾热肉痿者,配内庭,合谷,针刺泻法,清热舒筋祛邪。

5、配身柱,筋缩,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解痉止痛,治疗风痉筋急之舞蹈病,痉病,破伤风等。

6、配太阳,率谷,风池,针刺泻法,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风热侵袭少阳经脉之头痛。

筑宾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筑宾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癫狂痫证可配鸠尾,人中,百会;呕吐痰涎可配中脘,内关;疝气阴肿可配大敦,归来;小腿内侧痛可配阴谷,三阴交。

适宜疗法:1.按摩。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2.针刺,常规消毒后,取亳针直刺该穴0.5-0.8寸深,感觉局部酸胀。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风池、太冲、丰隆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 筋缩、风池、太冲、丰隆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

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

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

7.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

8.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利水,治疗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9.配脾俞,中脘,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涌泉,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10.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刺补法,益气补血,治疗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

11.配关元,太冲,公孙,针刺泻法,平肝降逆,治疗肝热奔豚气。

12.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针刺补法,补肾通络,治疗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等。

太冲针刺深度 太冲常用配伍疗法

1.配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期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胁痛,腹胀。

2.配上脘,阳陵泉,梁丘,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呕吐,呃逆。

3.配阴陵泉,天枢,针刺泻法,抑肝扶脾,治疗肝木乘脾,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

4.配关元,气海,三阴交,肝俞,期门,支沟,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崩漏。

5.配气海,急脉,归来,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气疝,狐疝;针后加灸,可温肝散寒,治疗寒凝肝脉之寒疝。

6.配阴陵泉,足三里,章门,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消积散满,治疗肝脾不和,气滞湿阻之积聚。

7.配天突,阿是穴,膻中,针刺泻法,疏肝解郁,消痰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瘿瘤。

8.配期门,日月,胆俞,支沟,三阴交,阳陵泉,至阳,针刺泻法,疏肝利胆,治疗肝胆湿热之胁痛,黄疸。

鸠尾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鸠尾的配伍疗法

1.鸠尾穴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2.鸠尾穴配足三里穴:治呕吐。

3.鸠尾穴配涌泉穴:有化痰宁心的作用,主治癫痫,呕痰沫。

4.鸠尾穴配中脘穴、少商穴:有和胃化积,行气清热的作用。主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针刺后溪注意事项 后溪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平补平泻法或泻法,祛风散寒,通督止痛,如配肩髃,肩髎,臑俞,治疗风寒入络之肩凝证;配风池,大椎,天柱,肩外俞,列缺,治疗外感风寒之落枕,头项强痛;配肩髎,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八邪,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手腕拘急,手背痛。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如配天柱,风府,治疗风热头痛;配少商,鱼际,合谷,治疗风热咽痛;配风池,翳风,听宫,支沟,治疗风热耳鸣。

3.配身柱,天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通督醒神,治疗风痰上蒙心窍之痫证。

4.配劳宫,水沟,上脘,大钟,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5.配大椎,筋缩,百会,水沟,针刺平补平泻法,柔筋止痉,治疗督脉筋脉拘挛强急之痉症。

6.配大椎,曲池,外关,丘墟,针刺泻法,和解少阳,驱邪截疟,治疗邪伏少阳之疟疾。

曲骨的针刺深度和方法 曲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元,肾俞,八髎,归来,百会,三阴交,针刺补法,温补肾气,治疗肾虚遗精。

2.配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益肾气, 通利膀胱,治疗肾虚遗尿。

3.配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带下等。

4.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三阴交,针刺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淋沥等。

5.配曲池,血海,风市,阴陵泉,蠡沟,行间,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

6.配下髎,带脉,阴陵泉,蠡沟,针刺泻法,利湿止带,治疗湿热带下。

鸠尾针灸手法 针刺鸠尾的功能主治

类属:为任脉络穴,膏之原穴。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化痰开窍,和中降逆。

主治病证:

1.痰浊阻肺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2.痰蒙清窍之癫狂痫,脏躁诸病证。

3.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诸病证。

4.脘腹气滞,食滞胃肠之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噎膈诸病证。

鸠尾是什么意思 鸠尾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向下斜刺鸠尾穴0.3—0.5寸,不可过深。

艾灸疗法:艾炷灸鸠尾穴3—5壮,艾条温灸鸠尾穴15—20分钟。

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按压鸠尾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相关推荐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同身寸,不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内关穴。 1.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1.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膏”的原

针刺风府注意事项 风府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清热。配大椎,曲池,尺泽,鱼际,针刺泻法,治疗风热感冒;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鼻衄。 2.本穴安神定志,熄风止痉,化痰定惊。配神门,太冲,大陵,丰隆,膻中,针刺泻法,治疗痰火癫狂;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治疗风痰痫证;配水沟,井穴,太冲,丰隆,劳宫,风池,针刺泻法,治疗中风昏迷不语;配水沟,太冲,针刺泻法,治疗肝风内动之惊风。 3.配中脘,行间,水泉,印堂,针刺泻法

预防晕车最有效的七种方法 按摩穴位

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都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具体做法: 1、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2、内关穴。内关穴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三到五分钟,能预防和缓解晕车带来的恶心、头晕等症状。

手三里穴针刺怎么操作

手三里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作用主治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里,有居之意,穴居肘髎为3寸,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和胃理肠,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牙痛,颊颌肿,肩膊疼痛,上肢不遂,手臂顽麻,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 常用配伍疗法 1.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 支正穴的功效主治

类属:支正穴为小肠经络穴。 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1.头痛,目眩,热病,消渴。2.癫狂,好笑,善忘。3.项强,肘挛,手指疼痛。 常用配伍:头目疾患配伍风池,太阳;神志病配伍少海,神门,鸠尾,心俞;消渴配伍胆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循经病配伍完骨,小海,肩贞。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

悬厘准确位置图 悬厘穴的作用主治

悬厘穴有清热散热,通络消肿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疼痛等疾患;临床上配伍鸠尾穴,能够治疗由于热病偏头痛引起的目外眦;配束骨穴还能够治疗癫痫。

哪些人不能吃斑鸠

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欧洲和北非鸟类,英名:TurtleDove。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和蚯蚓。斑鸠在中国为常见品种。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斑鸠作为一种食材,不但有较多的食用方法与食用价值,而且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1、哪些人不能吃斑鸠 无禁忌人群。 2、斑鸠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适合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及贫血者。 3、斑鸠的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同身寸,不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内关穴。 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膏”的原穴。原穴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