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类型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类型

1.有上腹不适感,自婴儿期即有周期性呕吐,即从婴儿及儿童期有间歇性幽门功能障碍表现,直到进入成人期。但有些原发病例在婴儿期并无反复呕吐病史。

2.成年期才开始有上腹不适及消化不良症状,常见症状为进食后疼痛加重伴呕吐。

3.中、老年人才出现幽门梗阻症状,溃疡病史较短,但呈进行性,可伴出血。经过详细检查,最后手术只发现有幽门肌肥大。

临床症状和幽门管狭窄的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也可毫无症状。症状一般在成年期出现,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有餐后呕吐,呕吐后上腹不适缓解,呈间歇发作。幽门前区溃疡常并发上述症状,体征少见,很少触及肥厚的幽门管,严重者可有幽门梗阻的体征。

小儿呕吐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多见于年长的儿童,发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同时可伴随有恶心呕吐或腹泻呕吐症状,多在腹痛开始后数小时发生,一般不重。胆道蛔虫:胆道蛔虫会引起患儿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伴随频繁呕吐,但吐出物常为蛔虫或胆汁。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在起病早期患儿常出现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但是黄疸出现后呕吐症状会逐渐减轻。急性胃肠炎:小儿急性胃肠炎以单纯性胃炎多见,可因饮食不当或服用药物所致。患儿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一般不严重。临床上常见由于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轻重不一,进食后数小时或24h内发病。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引起小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大多由于幽门环肌神经组织发育异常或变性致幽门环肌肥厚造成,幽门狭窄发生率约1∶300~1∶2000,多见于男性第一胎,呕吐为本病主要表现。先天性食管闭锁:也是引起小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共分5型,其中第ⅲ型(食管上端为盲管伴食管下端气管瘘)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85%~95%,孕妇常有羊水过多史。最早的症状是唾液增加;生后不久即见唾液从口腔和鼻孔不断涌出;生后第1次喂水或乳即发生呕吐呛咳,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吸引口鼻分泌物后症状可缓解,易合并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

常见的胃病有哪些

1、胃运动障碍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胃反流、胃轻瘫等。

2、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复合型溃疡等。

3、先天性疾病

新生儿胃穿孔、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成人幽门肌肥厚、双胃、胃内隔膜等。

4、肿瘤

胃良性肿瘤,包括胃息肉、平滑肌肿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组织肿瘤等;胃恶性肿瘤,包括胃肉瘤、胃癌、转移性胃癌、淋巴瘤等。

什么是先天畸形

据资料显示,人类具有较高的出生缺陷率,国外发病率约15%。,国内发病率约为l3.7‰。出生缺陷发生顺序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腹裂及脑膨出。

先天畸形的分类,可分3大种:发生时期分类、原因分类、内脏分类。

一般以内脏分类较易了解,最多的是循环器官的畸形,此外,常见畸形还有下面各项:消化器官:兔唇、舌带短小、口盖裂、食道闭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横膈膜气、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症等;心血管系: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无脑症、脑积水、脊髓膨出、小头症等;肌骨骼系:多指症、合指症、先天性股关节脱臼等;泌尿系:肾积水、隐睾、尿道畸形、两性畸形等;眼:无眼珠、小眼珠、单眼症、白内障;皮肤:母斑、血管肿胀。

哪些临床表现提示新生儿外科疾病

1.呼吸困难:正常新生儿呼吸40~44次/分,呼吸困难常表现为运动减弱、次数增加、点头状呼吸同时伴有呻吟。新生儿期常见于自发性气胸、膈疝所致。如初次吃奶后即发生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咳呛,则应高度怀疑食管闭锁。

2.呕吐:新生儿持续性呕吐常提示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呕吐,尤其是吐出胆汁样液体,应怀疑先天性疾病所致的消化道梗阻。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逐渐加重的喷射性呕吐,应怀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或胃食管返留。

3.腹胀:腹胀伴呕吐多见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胎粪性腹膜炎,高位梗阻常以频繁呕吐为其特点,低位梗阻则以腹胀为明显,如果腹胀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现象则应高度怀疑肝破裂、脾破裂出血所致的血腹。

宝宝吐奶喷射状正常吗

郑州市民彭先生家刚满月的宝宝每次吃完奶都会吐奶,刚开始家人没太在意,但孩子却越吐越厉害,而且呕吐物中能看到咖啡渣一样的东西。彭先生一家赶快抱孩子到医院就诊,却发现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副主任医师刘爽介绍,如果孩子出生后吃奶和大小便都正常,轻微吐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吐奶越来越严重,每次吃完奶过一会儿就出现喷射状呕吐,吐出大量带酸味的奶汁、奶凝块或者咖啡样物质,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这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典型症状。

刘爽解释,人的胃部就像一个口袋,口袋下方的出口叫幽门。在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2~3个新生儿的幽门括约肌比一般人的更长更厚,像一条粗的橡皮筋把胃部下端开口勒紧,使食物难以通过。在胃部的运动作用下,食物容易沿着食道往上排,从嘴里喷出来。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刘爽说,抗痉挛和更换喂奶方法可暂缓患儿的呕吐症状,而最好的方法则是通过手术治疗。“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吐奶时,都不太在意,所以在临床上发现的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延误了病情。”刘爽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小宝宝有类似症状,应尽早把孩子送到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小儿呕吐要和哪些疾病区分

首先鉴别是溢乳还是呕吐,是喂养不当还是疾病因素引起。其次鉴别是胃肠道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因素引起,是由内科疾病还是内外科疾病引起,以进一步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予以处理。

顽固性呕吐鉴别:

1、急性胃肠炎:小儿多见类型为急性单纯性胃炎,可因饮食不当或服用药物所致,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一般不严重,临床上常见由于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轻重不一,进食后数小时或24h内发病,恶心,呕吐,腹痛较剧烈,常伴水样腹泻,重者伴发热,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一般病程较短,经治疗1~2天病情即好转。

2、病毒性肝炎:起病早期常出现呕吐,黄疸出现后呕吐渐减轻。

3、胆道蛔虫:本病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伴频繁呕吐,常吐蛔虫或胆汁。

4、急性阑尾炎:其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呕吐多在腹痛开始后数小时发生,一般不重。

5、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共分5型,其中第Ⅲ型(食管上端为盲管伴食管下端气管瘘)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85%~95%,孕妇常有羊水过多史,最早的症状是唾液增加,生后不久即见唾液从口腔和鼻孔不断涌出,生后第1次喂水或乳即发生呕吐,呛咳,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吸引口鼻分泌物后,症状可缓解,易合并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由口腔插入8号尿管至8~12cm时,受阻折回,摄X线造影即可确诊。

6、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大多由于幽门环肌神经组织发育异常或变性,致幽门环肌肥厚,造成幽门狭窄,发生率约1∶300~1∶2000,多见于男性第一胎,呕吐为本病主要表现,多于生后2~3周左右开始出现,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呕吐为喷射性,量多,呕吐物含乳凝块及胃液,但不含胆汁,腹部检查见上腹部膨隆,可见逆蠕动波,于进食或扪压腹部后明显,常有消瘦,粪便量少,呕吐严重时可合并脱水,低氯,低钾,碱中毒或酸中毒,部分可伴有黄疸,90%以上的病例,在右上腹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的深部能触及橄榄大小坚硬的肿物,是本病的重要体征,钡餐造影示胃扩张,蠕动强烈,胃排空延迟,幽门管呈线样狭窄。

新生儿呕吐是什么原因 其他疾病

新生儿若有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肛门闭锁、幽门痉挛、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等疾病,也会导致呕吐,只有在治疗原发疾病后,才可缓解。

新生儿吐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新生儿吐奶需要注意: (1)要避免喂奶时过急、过多,直立喂养或右侧卧位,随着月龄增加会好转。 (2)但如果在生后1~2周,甚至3~4周才出现的吐奶,并且呕吐日渐严重,体重不增或反而下降,很可能是病理性疾病,常见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需要及时看医生,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幽门狭窄

病因及简介:

本病发生的原因,迄今尚无满意解释,目前认可可能与幽门肌间的神经丛发育不全或缺如,致使幽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引起胃幽门部肌肉代偿性肥大有关。其病理特点是幽门括约肌高度肥厚增生,硬似软骨,形如橄榄,幽门管严重狭窄,产生明显的机械性梗阻。

经用镇静、解痉药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仍不好转者,应予手术治疗。多采用右上腹部横切口,剖腹后纵行切开幽门的环状肌而不切破粘膜,然后分开切断的肌肉环、使粘膜从创缘中突出,从而扩大幽门口、解除梗阻。术中注意肿块上切口的远端不要超过十二指肠,以免切破造成十二指肠瘘。

宝宝为什么吐奶很厉害的那种 疾病导致

有某些疾病可能会引起宝宝吐奶,一般情况下除了吐奶还会伴随其它症状,这时候需要妈妈们重视,及时就医。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宝宝,开始为溢奶,逐渐加重呈喷射状呕吐,几乎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即吐,自口鼻涌出,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少数可含咖啡样物或带血。需要及时就与处理。

天性肠道闭锁的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频繁发作的呕吐,喂奶后也会马上吐出,还会有上腹长的现象。

肛门直肠闭锁的患儿,往往在出生后24-36小时无排便,有腹胀,且吐奶严重的现象,除了吐奶还可能吐出粪渣和胆汁样物。

颅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损伤、颅内出血时,亦可诱发出现吐奶严重的症状,除了有吐奶现象外,通常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惊悸、发热、抽搐等。

宝宝出生20天吐奶厉害怎么回事 疾病导致

出生20天的宝宝如果患有以下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吐奶厉害,这种情况下家长要重视。

1、幽门狭窄

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宝宝,开始为溢奶,逐渐加重呈喷射状呕吐,几乎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即吐,自口鼻涌出,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少数可含咖啡样物或带血。需要及时就与处理。

2、肠闭锁

天性肠道闭锁的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频繁发作的呕吐,喂奶后也会马上吐出,还会有上腹长的现象。

3、肛门闭锁

肛门直肠闭锁的患儿,往往在出生后24—36小时无排便,有腹胀,且吐奶严重的现象,除了吐奶还可能吐出粪渣和胆汁样物。

4、颅内疾病

颅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损伤、颅内出血时,亦可诱发出现吐奶严重的症状,除了有吐奶现象外,通常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腹泻、惊悸、发热、抽搐等。

5、其他疾病

如宝宝患有感冒、细菌感染、便秘、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以上疾病引起宝宝的吐奶厉害问题,一般情况下除了吐奶还会伴随其它症状,这时候需要妈妈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然后针对病因及时进行救治。

从呕吐方式判断宝宝呕吐原因

类型1:从嘴巴两侧滴滴答答地流出来

原因是母乳、奶粉喝得太多

发生在喝完奶粉之后。原因是不能顺利打嗝,喝得太多。如果宝宝心情好,体重也顺利增加,那就没有必要担心。

类型2:一下子猛然吐出来

无法顺利打嗝,在呼气的同时吐奶

喂奶后,宝宝无法顺利打嗝,在呼气的同时吐奶。通常发生在大哭或剧烈咳嗽时。如果吐出的东西中混有血迹,要马上带去医院接受诊治。

类型3:像喷水一样猛然吐出来

患胃部疾病的可能性很大

肥厚性幽门狭窄,可能是胃部出口太窄的原因。即使是喝奶粉,也由于很难通过胃部下方的十二指肠进入肠道,所以会吐出来。如果是因为长期呕吐导致营养不良而体重不增加,请马上到医院接受诊治。

别对宝宝不耐烦!要悉心呵护

每次宝宝吐的时候,妈妈会因为“怎么又吐了”而心里觉得烦躁,并摆出不耐烦的表情,这样不好。

虽然宝宝吐完之后的清理工作,以及为宝宝换衣服等事情比较麻烦,但请妈妈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更不要发火。因为宝宝对妈妈的态度很敏感,以免转化为宝宝的压力,而导致其再次呕吐。可以抱着宝宝安抚一下,降低他的不安感,并悉心照顾!

相关推荐

什么是先天畸形

什么是先天畸形?其实,胎儿先天畸形是指由于内在的异常发育而引起的器官或身体某部位的形态学缺陷,又称为出生缺陷。 据资料显示,人类具有较高的出生缺陷率,国外发病率约15%。,国内发病率约为l3.7‰。出生缺陷发生顺序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腹裂及脑膨出。 先天畸形的分类,可分3大种:发生时期分类、原因分类、内脏分类。 一般以内脏分类较易了解,最多的是循环器官的畸形,此外,常见畸形还有下面各项:消化器官:兔唇、舌带短小、口盖裂、食道闭锁、先天

如何处理婴儿呕吐

1.消化道梗阻性呕吐 消化道原因引起的呕吐可能是由于先天的消化道畸形所导致的,又或者是后天的疾病消化阻塞导致的。 (1)宝宝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可能有食管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等)、消化道重复畸形及胎粪性腹膜炎。 (2)婴幼儿期肠道阻塞性呕吐先天性幽门狭窄、喷门迟缓消失或喷门痉挛、肠套叠和后天性肠扭转。 (3)儿童时期呕吐可因肠壁外压迫、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

肺纹理稀疏是什么情况 肺动脉狭窄闭锁

肺动脉狭窄闭锁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常见的狭窄类型有瓣狭窄,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狭窄,对于肺动脉狭窄闭锁的患者,由于血管瓣膜狭窄,血管较少,所以在进行X线检查时也会出现肺纹理减少的现象。

呕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消化道梗阻性呕吐可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某些后天性疾患使消化梗阻所致。(1)宝宝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可能有食管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等)、消化道重复畸形及胎粪性腹膜炎。(2)婴幼儿期肠道阻塞性呕吐先天性幽门狭窄、喷门迟缓消失或喷门痉挛、肠套叠和后天性肠扭转。(3)儿童时期呕吐可因肠壁外压迫、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膈疝等病引起。2.感染性呕吐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腹胀检查诊断

1、辅助检查 可做B超、钡灌肠X线立位照片或透视检查见小肠内多个液平面及瘪缩的结肠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可见结肠充气扩张;见肠管漂浮在腹水中为腹腔积液特点。 2、常规放射科检查 (1)腹部平片:由于正常新生儿及小婴儿腹部存在着生理积气,无论气体增多或减少均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所以小儿腹部平片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所能提供的信息越多。除提示不同部位的肠梗阻外,还可能提示腹部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腹部平片还易于显示胎粪性腹膜炎及神经母细胞瘤不同特点的钙化及畸胎瘤的骨骼影而提示诊断。腹部平

气胀有哪些原因

气胀是频发的疾病之一,一般都是指的胃胀。引起胃肠胀气的原因很多,除胃肠本身的原因外,肝、胆、胰腺、腹膜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都可导致胃肠胀气。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病因分类 一、胃肠道不通畅 一上消化道疾患 1、急性胃扩张 2、胃排空迟缓或胃轻瘫 3、各种原因引起的幽门梗阻 1消化性溃疡:如十二指肠溃疡、胃窦及幽门管溃疡。 2胃窦或十二指肠的良恶性肿瘤。 3炎症性疾病。 4先天性疾病:如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隔、十二指肠隔等。 4、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 5、十二指肠淤滞症 二下消化道疾病 1、肠梗

腹胀的诊断方法

腹胀是指腹部膨胀的感觉,常有腹部膨隆胀大;可以是全腹性的,也可仅为局部性的;有时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或者是腹内某肿疾病而事先未估计到。如果长期腹胀应到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有无胃病,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胀,才好对症下药。 1.常规放射科检查 (1)腹部平片:由于正常新生儿及小婴儿腹部存在着生理积气,无论气体增多或减少均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所以小儿腹部平片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所能提供的信息越多。除提示不同部位的肠梗阻外,还可能提示腹部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腹部平片还易于显示胎粪性腹膜炎及神经母细

婴儿呕吐不可忽视

一、先天性食管闭锁: 本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患儿吃多少吐多少,并流口水。喂乳后有呛咳,颜面呈青紫色,可很快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类似肺炎的症状。 二、先天性肠闭锁: 即小儿在胎内肠管就闭锁不通。怀有这种病孩的孕妇一般腹型过大,有羊水过多现象。肠闭锁包括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和结肠闭锁。 患儿出生后第一天可正常吃奶,1-2天后反复发生呕吐者,多为十二指肠闭锁,生后2-3天出现反复呕吐的多是小肠闭锁,肠闭锁患儿的呕吐物中有胆汁,有时还有胎便;患儿上腹部膨隆,下腹软瘪,在腹部可见到胃肠的形状及蠕动波;患儿

幽门梗阻如何预防

预防:积极有效的治疗溃疡病,防止出现痉挛性、水肿性和瘢痕性幽门狭窄而引起的梗阻。 1、幽门梗阻的病人忌用抗胆碱能或抗毒蕈碱药物,避免加重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而增加梗阻。 2、可进清流质,凡有渣及牛奶等易产气的流质均不可食,有渣的食物包括蔬菜、肉品等都是不易进食的,清淡的稀饭、面条可以吃。 3、不要饥饱无常,不吃生冷刺激难消化食物,如油炸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维生素B1的鉴别诊断

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且婴儿常突发重症,故必须尽早确诊及时抢救。根据喂养史、乳母膳食史、临床表现,以及结合流行病史,可作出诊断。 疑有本病者,应立即给予维生素B1试验性治疗。本病在治疗后迅速好转,可作为确诊的有力依据。测定血中维生素B1浓度可明确诊断,但由于测定技术复杂,临床不易推广。亦可采用维生素B1负荷试验,若尿中维生素B1排出量减少,可协助诊断。 此外,检测全血丙酮酸和乳酸含量明显增高、红细胞转酮酶活性降低,均有助于诊断。 诊断上应注意与有类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有呛咳、气急时与吸入性肺炎;初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