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发热要立马退热吗

新生儿发热要立马退热吗

发热是人体对抗疾病的自然反应,并不代表疾病本身。而且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起症状,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先不要急于为宝宝退热。

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比体温正常时反应更加敏捷,表现为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因此发热有利于人体抵御病毒,是我们体内的一道防护墙。

在受到不同疾病病毒攻击时,人体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发热表现是用来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效果的重要参考。家长不要急于给宝宝退热,影响医生诊断病情。

新生儿脐部出血鉴别诊断和缓解方法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3.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新生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在38-39℃之间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 暴露在室中,通过皮肤散热降温,或枕冷水袋降温。2、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 可用75%的酒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注意事项: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 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 因进行治疗。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 服泻药。

夏季小孩发烧怎么处理好

发热是人体对抗致热源(包括病毒、细菌、过敏原等)的反应,使人体自我保护能力的体现。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高热时之所以要退热,一是高热时体内代谢增加;二是可能诱发热性惊厥。退热的前提是体内水分充足,退热药只是降低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水平,利于退热。所以多喝水尤为重要。

婴儿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如解开衣服,褪去包被,用温水给孩子擦身子散热。切忌不可使用酒精给小儿擦身,酒精很容易使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引起休克。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小儿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快,体温也很高。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在高烧到40℃以上时,的确容易引起脑部损伤,所以,当小儿高烧到38.5℃以上时,如果物理降温不能解决问题,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为了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不要让小孩整天都呆在空调房里,早晚空气低的时候,最好将小孩子带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照照太阳,加强身体的适应力。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让孩子保持营养均衡且足够的摄入,也可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均衡的营养可以让孩子增强免疫力。

新生儿发热应该如何及时退热

由于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是小儿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小儿高热一般发作突然,来势凶猛,父母容易手忙脚乱,同时也可能因为处理不恰当而加重或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高热的刺激更易导致宝宝惊厥。高热惊厥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占4%-5%,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惊厥表现:宝宝惊跳、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摇头等先兆症状,但大多数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青,两眼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肌及四肢抽搐。发作时间短暂,仅数秒至数分钟,较长者可达10-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者约半数在日后发生癫痫,故应迅速处理以减少后遗症。

1.室内要保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但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温18℃-24℃、湿度50%-60%为宜。

2.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发热宝宝易患口腔炎,喂奶及饭后要用白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3.让宝宝安静休息,多饮温开水有助于补充水分、排除体内毒素和降温。哺乳期宝宝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补充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宝宝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4.降低体温,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5.让宝宝呼吸通畅,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6.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及时更换床单及衣物,出汗多的宝宝要及时将汗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新生儿肥胖的问题解析

问:皮肤生痱子怎么办?

答:

1、炎热的夏天应避免新生儿大哭,置小儿于阴凉处,以防出大汗。

2、用温热水及小儿专用香皂给宝宝洗澡。待皮肤擦干后,再扑上少许婴儿爽身粉,始终保持皮肤干燥。

3、如头部生痱子,可将头毛全部剃掉,以减少出汗。

4、如痱子形成小脓疱,则须立即处理,切不可用手随意挤压,以防酸液扩散而引起全身感染,或发生败血症。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签将小脓疱擦破后,再添上0。5%碘酒或1%龙胆紫,必要时还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热解毒药。

问:新生儿发热时怎么办?

答:新生儿体温一般在37。5℃以下,如超过这个温度说明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但常见于以下几方面。

1、环境温度过高而致的发热 如热水袋、室内生火炉而致室温过高。这种发热只需调整环境温度即可,不需治疗。

2、脱水热 在炎热的夏天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大汗、进奶少等因素而发生脱水,随之出现体温升高达38℃~40℃不等,但新生儿一般情况好,精神反应正常,给予喂水或补液后体温会迅速下降,发热很少超过一天以上,称为“脱水热”。这种发热只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即可。不须采取其他特殊处理。

3、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 常分为产前感染、产时感染及产后感染。产前感染(不洁的阴道检查、羊水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及产时感染,一般在产后1~2天开始发热;产后感染一般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常因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脓肿、皮肤脓疱等因素而引起发热。这种类型的发热最主要的是找出发热原因,然后再对症治疗。当发热超过39℃以上时,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温水擦浴)效果较好,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不使用退热药,切不可滥用药物而发生不良后果。

新生儿用药的几大注意事项

1.应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一般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所以一般不用这些药物如小儿退热片、APC片,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即使应用,剂量切忌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

2.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如四环素类药物,都容易引起黄斑牙;氯霉素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使服药的新生儿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

3.尽量少用药:对于新生儿,应注意护理,避免生病,尽量少用药,在新生儿发热、炎症时尽量采用中药制剂,清热解毒药,有很好的疗效,选用一些中成药冲剂和糖浆制剂服用。

婴儿发烧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发热时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不要轻易草率地使用退热药物。如果真的要使用药物,也必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2、若宝宝所处室内室温过高,要设法降低温度,同时稍微解开新生儿的包被,方便热量的散发。不可采取捂热法,如果包裹得太紧,会使热量散不出去,体温会进一步升高。

3、如果新生儿的体温超过39度,可以用温毛巾擦前额、颈部、腋下、四肢及大腿根部,以促使皮肤散热。这时还应多喂宝宝喝白开水,帮助排泄毒素。

4、一旦宝宝发热超过39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后仍无退烧迹象,一定要马上带宝宝就医,看看是否有什么严重病症。

新生儿体温过高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指体温在37.4℃以上的宝宝。宝宝发热可能是环境温度过高,或者是疾病引起的发热。新生儿出现发热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区分,来进行治疗。

新生儿低热不需要退热,如果体温在38℃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打包散热”、降暖箱箱温等。不主张给新生宝宝用退热药,因为一般常用的退热药对新生儿常有一些毒副作用。

宝宝发热的时候,爸妈要查找发热的原因,如果是环境温度过高,要调整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脱水热时,要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有感染的宝宝,可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治疗。超过39℃时,应该到医院治疗。

新生儿高热的家庭护理方法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服泻药。

防止宝宝发烧感冒方法

小宝宝们出现感冒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冬季马上来临,出现感冒发烧的宝宝很多,防止宝宝发烧预防是很关键的,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防止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 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 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腔温度高,哺乳时母亲奶头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 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 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 于小儿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办法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育儿金点子: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新生儿发生发热症状,一定要去及时去医生诊治,否则后果则很严重。

防止新生儿感冒

病症: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于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去找医生,在感冒有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要使用抗菌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孩子自行“治疗”。

育儿金点子: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要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小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

宝宝感冒发烧,可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妈妈们要注意做一些清淡的食物给宝宝吃。

新生儿发烧的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可是大家知道新生儿发烧的注意事项吗?下面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发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可为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热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之前应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耽误治疗。

2、退热药品种很多,有单一成分的,也有形形色色的复方制剂,但主要有效成分却相同或相似,故不宜几种药品同时使用。有些家长一听某种药物安全性好,就喜欢给孩子加大剂量,希望增加疗效,这种认识应当改变。

3、退热药剂量过大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退热作用过强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可致虚脱。

4、尤其是婴幼儿发热,须依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处方用药,不可大意。曾有报道,应给予婴儿几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父母却按儿童用量给予了一小勺,结果引起了婴儿严重的肝脏损害。

5、使用退热药后要适当多饮水,这既是儿童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有助于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以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宝宝不能吃的药 忌随便服用退热药

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比较容易发热,如果随便服用退热药,往往会产生不良后果。表现为服用退热药后,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家长切勿自行给新生儿用退热药。必要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处理新生儿发热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热,如暴露肢体,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

相关推荐

小儿发热如何治疗

1.治疗原发病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退热治疗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有必。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5天;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有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

如何快速让新生儿退热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 所谓的冷敷就是通过对新生儿身体致冷的方法,让新生儿的身体的各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地方进行冷敷,使其体温下降。 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常见。 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 但是一定注意冰袋

如何预防新生儿发热

妈妈平时应多感受一下宝宝的体温,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宝宝正常的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嘴唇轻触孩子的额部,看有无有发热感。由于发热时患儿口腔温度高,妈妈在哺乳时可感觉是否奶头有灼热感。

新生儿检测体温的意义

新生儿体温检测能够及时知道新生儿身体状况,预防新生儿发热或体温过低。 1、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高于基础体温1度以上,则判定为新生儿发热(即新生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测量时高于37.5度时,宝宝可能出现发热情况);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家长可以根据新生儿体温检测结果针对新生儿进行诊断治疗,预防新生儿体温过高或者发烧情况。 2、儿体温检测:新生儿体温低于36度,那么新生儿体温过低,家长们需注意给新生儿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预防新生儿感冒;严重的

新生儿退热的两大方法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

新生儿突然发热怎么办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门诊接诊时,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那新生儿突然发热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未完善,皮肤下的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使体温升高或下降。如果新生儿室内温度过高,或包被过紧,喂奶喂水不足,排汗散热机能差,皮肤水分蒸发散热不够,使血液溶质过多而发生“脱水热”,表现为发热,体温39C左右,颜面潮红,呼吸快,不吃不喝,此时应找医生处理。 处

退烧药多长时间见效

儿童退烧药多长时间见效 现在儿童可以用的退热剂大多在1-2小时退热,维持4-6小时,体温可反弹,给宝宝多喝水,急性期一般发热次数频繁,到恢复期就会好一些。 小儿发热在儿科极为常见,而造成发热的原因极为复杂,然而一些家长在遇到小儿发热时因急于求成,往往给小儿服用大剂量的退热药,有时甚至超过药物的用量;还有的家长交替使用几种退热药,由此而引起许多不良后果。事实上,在小儿出现发热时,家长既不惊慌,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先掌握小儿的体温,再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首先,家长对小儿的体温变化有所了解。正常情况下,小儿

新生儿发烧的病因

1.环境因素引起。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可引起新生儿温度迅速升高。 2.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3.新生儿感染引起。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注意,不是新生儿感染都会有发热,有些严重

新生儿发热的处理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 其他原因

新生儿体温升高也可由新生儿代谢率升高引起,如骨骼肌强直和癫痫持续状态。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儿,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