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失眠的推拿治则 失眠的推拿手法

取穴:印堂,神庭,攒竹,睛明,太阳,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穴,迎香,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华佗夹脊穴等。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拿法,揉法,抹法,㨰法,击法等。

失眠症的推拿治疗

失眠症主要是因大脑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焦虑,用脑过度,作息失常而引起的大脑功能失调,表现为容易兴奋,迅速疲劳,思睡而不能入睡,睡而易醒,醒后难睡,时睡时醒,多梦,甚则通宵不眠,可伴次日头疼头胀,神疲,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随着现代都市节奏、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并日趋年轻化,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手法机理 (1)“头为诸阳之会。”用轻柔的手法操作于头部诸穴,具有扩张血管,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供,清眩安神,健脑明目,消除疲劳的作用。改善因脑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轻柔的手法刺激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2)上肢分布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通过上肢部的腧穴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宁心安神,沟通阴阳,促进末梢循环的作用。(3)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温中健脾,改善因心脾两虚、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纳差,失眠头晕症状。(4)两下肢前部、内外侧缘分布着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通过手法作用,起调节脏腑,行气活血,解除疲劳的作用。(5)背为阳,背部脊柱及旁开系督脉和膀胱经所属,督脉为“阳脉之海”行之于脊里,上引入脑,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左右交会于百会穴,入颅脑,下行沿脊柱两侧(1.5寸)有肺、心、膈、肝、胆、脾、胃、肾、大肠、关元俞分布。通过背部手法操作,化机械能为热能,局部渗透,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调节脏腑,养心安神,健脾和胃,补肾健脑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颈部的手法操作,可有效地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T9-T12可改善大脑皮质层植物神经丛活动,稳定其双向调节功能。(6)足在下主血,属阴。足部血管丰富,最易引起末梢循环障碍,栓塞。足部反射区手法操作,能有效地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起安神健体的作用。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与精神因素、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习惯有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并日趋年轻化,中青年占有较大的比例,本组占42%。由于睡眠严重不足,使大脑和机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失眠的治疗常用镇静催眠药,主要使中枢神经抑制而产生非生理性睡眠,虽然效果立 竿见影,但许多病人药后感头晕、思睡、精神萎靡、肌痛恶心,同时患者对此类药易产生依赖性,长期使用甚至成瘾,而运用中医推拿法治疗,可有效地避免药物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在充分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合理调节精神状态的前提下,对机体实现有效的按摩和良性刺激,恢复自主的生理性睡眠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有临床应用意义。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脾虚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缺乏,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损及肾阳,症见面色㿠白,大便水样,次数频多,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甚者出现腹泻不止,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昏不识人等津竭阳脱之症。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

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揉百会。

小儿推拿怎么治疗泄泻

寒湿泻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湿热泻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300次。

伤食泻

症状: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腐,舌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致,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清补脾经各15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揉脐200次,揉天枢200次,摩腹5分钟,揉个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

脾虚泻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捏脊5遍。

呃逆按哪里可以缓解

呃逆基本推拿治法

治则:和中降逆,顺气止呃。

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脾俞,胃俞,膈俞。

推拿手法:

1.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拿揉缺盆,膻中穴约2分钟,然后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摩中脘穴约10分钟。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治疗3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约5分钟。

3.按揉膈俞,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两胁,使有温热感。

呃逆辩证加减推拿

胃中寒凉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则:温中祛寒。

推拿方法: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穴,施振法于中脘部,擦背部两侧膀胱经,透热为度。

胃中燥热

证候: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治则:泄热通腑。

推拿手法 :加摩天枢,大横,腹结穴以泄热,按揉大肠俞,八髎,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小儿推拿治腹泻的手法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300次。

症状: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腐,舌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致,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清补脾经各15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揉脐200次,揉天枢200次,摩腹5分钟,揉个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捏脊5遍。

失眠症的推拿

(1)“头为诸阳之会。”用轻柔的手法操作于头部诸穴,具有扩张血管,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供,清眩安神,健脑明目,消除疲劳的作用。改善因脑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轻柔的手法刺激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

(2)上肢分布着手三阴经、手三阳经,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通过上肢部的腧穴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宁心安神,沟通阴阳,促进末梢循环的作用。

(3)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温中健脾,改善因心脾两虚、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纳差,失眠头晕症状。

(4)两下肢前部、内外侧缘分布着足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通过手法作用,起调节脏腑,行气活血,解除疲劳的作用。

(5)背为阳,背部脊柱及旁开系督脉和膀胱经所属,督脉为“阳脉之海”行之于脊里,上引入脑,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左右交会于百会穴,入颅脑,下行沿脊柱两侧(1.5寸)有肺、心、膈、肝、胆、脾、胃、肾、大肠、关元俞分布。通过背部手法操作,化机械能为热能,局部渗透,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调节脏腑,养心安神,健脾和胃,补肾健脑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颈部的手法操作,可有效地缓解椎-基底动脉痉挛;T9-T12可改善大脑皮质层植物神经丛活动,稳定其双向调节功能。

(6)足在下主血,属阴。足部血管丰富,最易引起末梢循环障碍,栓塞。足部反射区手法操作,能有效地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起安神健体的作用。

推拿治疗旅途失眠

1、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的印堂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用食、中指两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凹陷处的攒竹穴,约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4、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5、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眉头处,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时作左右来回抹动,约半分钟,具有安静催眠的作用。

6、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在两侧耳尖直上两横指处的率谷穴,前后来回推动,约半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7、用拇指端罗纹面轻轻按揉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的内关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8、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的神门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方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

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

中医推拿治失眠症的方法:推拿治疗失眠,效果肯定,且没有副作用。但应该辨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用轻柔的手法操作于头部,能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因脑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同时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足部血管丰富,手法操作能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

手法直接作用于腹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因心脾两虚、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纳差。背部脊柱及旁开系督脉和膀胱经所属,有俞穴分布。

通过手法操作,行气通络,调节脏腑,养心安神,健脾和胃,补肾健脑的作用。总之, 对机体实施有效的按摩和良性刺激,能恢复自主的生理性睡眠,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失眠其实在生活当中最主要的办法,那么就是通过中医的方式和中医的手段来达到最主要的目的,对于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中医来推拿自己的肾脏和大脑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大脑尽快地放松神经,产生疲劳,促进睡眠。

宝宝夜哭怎么推拿治疗

脾胃虚寒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阵阵啼哭,哭声尖锐,面色清白,唇鼻周围色青明显,四肢不温,大便色绿伴有粘液及奶瓣等,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推拿取穴:推补脾土8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推上三关6分钟,捏挤神阙穴,天枢,四横纹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土,掐四横纹,温中健脾扶脾阳;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双天枢,温下元,散凝寒,助消化,止腹痛;推上三关,调和营卫以助疗效,寒气除,气机通,腹痛止,入夜自安。

心经热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啼哭,哭声粗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恶光,手足心热,便秘,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脉数有力。

治则:清心泻火。

推拿取穴:推清心经2分钟,推大清天河水5分钟,推退下六腑10分钟,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肺金5分钟;四横纹掐1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心经,推大清天河水,清热泻火,除烦躁;推退下六腑,推清肺金,清虚热,润燥通便;揉小天心,镇静安神,止夜哭;恰四横纹,行气活络以消积热。


惊吓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惊哭,神色恐惧,两目窜视,面偎母怀,面色清白,苔薄白,脉弦而数。

治则:疏肝清心,镇惊安神。

推拿取穴:推补肝木穴10分钟,揉小天心6分钟,揉一窝风6分钟,四横纹各掐1分钟,推退下六腑8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肝木穴,揉小天心,揉一窝风,镇静安神以退惊;掐四横纹,镇惊和络,推下六腑清虚热。


相关推荐

推拿怎么降血压

降血压基本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降压。 取穴: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头维,攒竹,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肾俞,命门,涌泉。 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直线向上至发际,往返3-5遍,再沿印堂穴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3-5遍。 2.施指柔法于两侧太阳穴约1分钟,按揉百会,头维,太阳,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约2分钟。 3.在颈椎两侧膀胱经施一指禅推法3-5遍,风府至大椎穴3-5遍。 4.患者仰卧位,推拿者掌摩腹部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大横穴约5分钟。 5.患者俯卧位,推拿

骨折怎么治疗 早期介入

早期手法介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伤性骨折在拆线后即可实施推拿手法。此时组织自我修复形成的粘连较轻、范围较小。通过松解远端筋膜张力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肿,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组的粘连并防止其进一步加重。骨折术后若不尽早干预,待关节周围组织大量粘连后再进行推拿治疗,则关节功能的恢复比较困难。

小儿风寒咳嗽推拿手法

治则: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推拿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揉乳旁,揉乳根,运内八卦,推三关,天门入虎口,揉膻中,摩肺俞。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 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主要是要达到调节脾胃的作用。由于推拿手法有多派,这里我们只叫比较流行的一种——三字经派推拿治疗。方法如下: 1.补脾经,指腹揉。推拿者旋推患者大拇指指腹,重复100到300次,用柔和的力。 2.退三关,腕肘纹。推拿者用自己的拇指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沿患儿前臂桡侧,自患儿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3.四横纹,轻掐揉。四横纹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横纹。操作时,掐揉四横纹从食指纹至小指纹,每揉3~5次掐一次。 4.大鱼际,腹顺揉。揉板门(手掌的大鱼际部)100次,之后顺时针揉

睡不好觉可试试推拿四神聪穴

你的睡眠好吗?有关专家称,睡眠不好时试试自我推拿,取四神聪穴,按先上下、后左右的顺序,以双手中指同时按摩,各100次,能逐渐改善睡眠。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专家介绍,多数年轻的失眠患者,是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消耗气血。“不能以气血养神,就会引起睡眠不好,心烦气躁。” 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失眠。这类人往往心有郁结之气,一旦受到刺激,就会肝气上升影响心神,“神不守舍”,自然无法安眠。 现代人饮食多肥甘厚味,而且应酬较多,往往刚结束在饭桌上的推杯换盏,回家就倒头大睡。

呃逆按哪里可以缓解 小儿呃逆基本推拿治法

治则:和中降逆,顺气止呃。 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脾俞,胃俞,膈俞。 推拿手法: 1.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拿揉缺盆,膻中穴约2分钟,然后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摩中脘穴约10分钟。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治疗3遍,重点在膈俞,脾俞,胃俞约5分钟。 3.按揉膈俞,脾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两胁,使有温热感。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方解: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