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囊癌应该怎样预防

胆囊癌应该怎样预防

鉴于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的关系,一般认为应对胆囊癌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①40岁以上症状明显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特别是结石直径大于3cm,胆囊壁明显增厚萎缩,或“瓷化”者,应切除胆囊;

②曾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坏死而行胆囊造瘘者,若无禁忌,应争取早期切除胆囊;

③胆囊良性肿瘤如腺瘤,腺肌瘤应定期检查或及时切除胆囊;

④对于有胆囊管畸形,胰胆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胆管扩展,长期溃疡性结肠炎以及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者,应定期观察胆囊的改变;

⑤对每一例的切除胆囊,关腹前都应该剖开检查,必要时作冷冻切片检查,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

胆结石会不会诱发胆囊癌

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胆囊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可见,胆囊癌的发生与胆结石密切相关。

胆结石可诱发胆囊癌

胆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随着结石在胆囊内时间的延长,容易感染诱发炎症,胆囊壁或胆总管长时间受刺激将导致胆囊与胆管功能逐渐丧失,进而形成急、慢性胆囊炎或胆管炎,甚至引发癌变。胆囊癌常与胆囊结石关系密切,结石直径小于10mm者癌发生的几率为1.0%,结石直径20~22mm者的几率为2.4%,结石直径在30mm以上者的几率可高达10%。

出现黄疸要格外警惕

胆结石患者初期会出现轻微阵发性疼痛、饱胀不适等症状。当胆结石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痉挛疼痛,并会渐渐加重。有部分患者在出现剧烈腹痛之后,出现一过性黄疸。

胆管癌的症状与结石性胆囊炎发作时的症状相似,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腹痛、饱胀不适、黄疸等症状。梗阻性黄疸是胆管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还伴有皮肤瘙痒、大便为陶土色等症状。因此患者如果出现黄疸、上腹隐痛、厌油腻、胃口差等症状时,最好做腹部B超或CT检查,看看胆管是否有扩张。此外,也可抽血查看肿瘤标记物是否有升高,以此来帮助鉴别判断病人是否有肿瘤。

结石超过1厘米,建议手术

若胆结石直径超过1厘,经常出现上腹部胆囊区疼痛、明显消瘦或胆囊结石伴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剔除胆结石。微创手术伤口愈后快,效果明显。

结石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的患者也不要大意。小结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沉积变成大结石,还会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形成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所以,胆结石患者应积极治疗,就算暂时不需手术的患者也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免耽误病情,危及健康。

胆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者更危险

这是因为,胆囊息肉可癌变,而胆结石也为胆囊癌的高危因素,约有70%到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晚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0%。建议,体检发现有胆结石的人,关注一下有无胆囊息肉,如果两者都有,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将根据结石的情况和息肉的大小,建议观察或切除。

警惕无痛性胆结石掩盖胆囊癌

胆囊结石症状发作时,患者常常因为耐受不了疼痛迅速来医院治疗。但是,往往那些与患者长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无痛性胆囊结石容易被人忽视。其实,没有疼痛症状的胆囊结石发展更为隐匿,一旦恶变为胆囊癌,预后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得了胆结石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2.继发性胆管结石

3.继发性感染

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90%胆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仅14%。

80%~90%胆囊癌伴胆石,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 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

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这些发现因此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由于胆囊腺癌在胆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对胆囊癌的预防在大多数患有无症状胆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胆囊切除的指征。

如何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胆囊癌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大家平时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这是预防胆囊癌的一种有效措施,另外,大家还应注意要进行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胆囊癌的发生,规律的饮食习惯是对于预防胆囊癌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的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大家平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做到营养搭配,少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会导致营养过剩,长期下来是非常危险的,大家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纤维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可以帮助胆固醇的排泄,进而可以防止胆囊癌的发生。

导致胆囊癌发生的原因还包括一些原发病所致,比如溶血性贫血、肝硬化等这些疾病就极容易诱发胆囊结石,进而就会加大胆囊癌的发病几率,因此,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大家在发现自身患有这些疾病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对此大家一定要谨记。

胆结石的并发症是什么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2.继发性胆管结石

3.继发性感染

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胆管内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可沿着胆管树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高峰年龄在60-65岁,主要表现为黄疸、偶尔伴有疼痛和体重丢失。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华枝睾吸虫、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与胆囊炎相似,常常在胆囊切除时偶然发现,90%胆囊癌是腺癌。一年生存率仅14%。

80%~90%胆囊癌伴胆石,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大多与胆结石的相同。美洲土著的一些人群有遗传倾向,他们在较年轻时发生胆结石的频率就很高,胆囊癌在他们当中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胆结石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关。

胆囊癌尤其与大结石(直径>3cm)或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的钙化(瓷胆囊)有关,这些发现因此被许多专家认为是胆囊切除术的指征,即使是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术。然而、由于胆囊腺癌在胆结石病人中的发生率小于l/1000,因此目前对胆囊癌的预防在大多数患有无症状胆石的病人不被看作是胆囊切除的指征。

胆囊癌的日常注意事项

尽管胆囊癌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非常大,但生活中有许多有关这种疾病的预防知识,只要我们按照专家讲的去做,就能够使我们身体健康,下面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如何有效预防胆囊癌?

胆囊癌的四大预防方法

1、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可以引发许多疾患,包括胆囊癌在内。故防止和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十分必要。平时应多动少静,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胃肠功能正常。饮食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苹果、萝卜、白菜、芥菜等,刺激肠蠕动而防止便秘。

2、预治寄生虫病

应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饭前便后要洗手。已发病者也要积极治疗胆道蛔虫症,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诱发癌变。

3、坚持锻炼身体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健壮,气血流畅,气机通调,肝脏疏泄有度,胆汁分泌与排泄正常,胆囊癌的发病率低,相反,体胖、不爱活动、经常伏案工作者身体素质较低,容易发病。锻炼方法较多,如打太极、练气功、做广播体操、散步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

4、保持愉悦心情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淤滞可诱发胆囊癌,因此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囊功能。

总而言之,通过专家讲了一系列有关,如何有效预防胆囊癌的相关知识以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预防一些寄生虫病,另外每天早晨坚持做操锻炼,平时不要为了一些生活琐事而生气,心情要好。

胆囊结石不治疗后果很严重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这种情况导致时常误诊,有统计误诊率可达79.5%。往往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专家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

专家指出,任何癌症都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应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

胆结石不治疗结果--各类胆源性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不吃早餐易患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70%的胆囊癌患者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说明胆囊癌的发生于胆囊结石长期慢性刺激,加上粘膜的慢性炎症、细菌感染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囊结石,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睡眠后,胆囊内存留很多胆汁,经常不吃早餐,胆汁会积聚在胆囊中逐渐形成结石,造成胆囊代谢紊乱,而胆囊结石的基础上又容易癌变发生胆囊癌。因此我们说,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胆囊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患胆囊结石等病变的人,最后都会发展为胆囊癌,只是说发生胆囊癌的风险增加。重点要提醒大家的是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预防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来说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在胆囊内就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结石或息肉或使原来的结石或息肉增大、增多,因此建议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如果实在是没时间做早餐,也可以用半成品饮食代替,如喝点牛奶、吃几片面包等,这些都能把胆囊内潴留的大量胆汁排出体外,避免形成结石。

保胆取石的误区和危害

1.保胆取石忽视了胆囊结石的成因

胆囊结石是胆囊病理和生理功能异常以及胆道功能和胆汁成分异常等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终极产物。保胆取石只是暂时消除了胆囊结石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风险。

2.保胆取石不符合现代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经过近150年实践证明,胆囊切除术是胆石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尽管微创手术迅猛发展,清除病灶仍然是外科疾病治疗的原则。保胆取石只取除结石遗留下胆囊病灶,有“断箭疗伤”之嫌,为现代胆石病治疗的非主流选择。需知古人关羽刮骨之道!

3.保胆取石放大了胆囊结石的手术适应证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没有症状,只有20%~30%患者在20年内会出现症状,只有1%患者首发相关并发症。此类患者根本无需手术,不能从保胆取石等手术干预中获益。

4.保胆取石过度强调了保留胆囊的功能

胆囊结石患者因为胆囊既有病理损害,也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生理功能不全,胆囊对胆道流变学的调节功能也受影响。长期随访无疑证明胆囊仍然是产生结石的温床,结石和症状复发再所难免。保胆=保复发≠保留功能。

5.保胆取石夸大了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风险

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胆漏、出血和肠损伤。在一项大型(共88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数据的研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6%。严重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频率为:出血(0.11%-1.97%)、脓肿(0.14%-0.3%)、胆漏(0.3%-0.9%)、胆道损伤(0.26%-0.6%)和肠损伤(0.14%-0.35%)。在其他病例系列研究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似乎已稳定在0.4%-0.6%。外科医生的经验越丰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越低。

6.保胆取石过虑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症状(包括持续腹痛和消化不良),可在胆囊切除术后复发和持续存在。60%的患者在因单纯性症状性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后12周时腹痛可完全缓解。90%有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消失。相反,保胆取石因为遗留了病变的胆囊,增加了术后持续存在症状的风险。

7.保胆取石高估了病变胆囊的生理功能

正常胆囊通过逆行性机制得以每天储存600ml胆汁,通过神经体液调控胆囊壁环肌和纵肌的节律收缩,使胆囊腔内压力高达300mmHg,将胆囊内70%的胆汁排出。保胆取石因为切开胆囊,破坏了胆囊壁内的环形和纵行肌完整性,也就破坏了胆囊舒缩功能的解剖学基础,加之胆囊已有病变,其术后功能如何让人生疑,遗留胆囊可能成为多余的摆设。

8.保胆取石忽略了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胆囊癌是一种不常见但高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大部分病例是在患者接受胆石症手术时偶然发现的,这种情况下发现肿瘤的概率为1%-2%。因为胆囊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胆囊癌症状的模糊性及非特异性,该病在诊断时通常已处于进展期,这被认为与胆囊癌预后差有关。

70%-90%的胆囊癌患者存在胆石症,而胆石症病史似乎是发生胆囊癌的最强危险因素之一。来自上海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368例胆囊癌患者和959例健康对照者,结果发现存在症状性胆囊疾病(胆石症或自我报告的胆囊炎)的个体,发生胆囊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4倍。

研究发现,胆石直径大于3cm的患者,其胆囊癌的风险是胆石直径小于1cm患者的10倍,胆石症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尤其是病程超过40年)胆囊癌的风险更高。

9.保胆取石遗留了再手术隐患

保胆取石因为留下病变胆囊,术后症状和结石复发理论上不可避免,再次手术风险加大,最终难以保胆。保胆取石150年前首开治疗胆囊结石病先河,经过外科先辈往复尝试,仍然回归到今天推荐使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有症状胆结石,这一金标准已为外科医患所接纳。保胆取石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支持,尤其是西方国家不做推荐。

辣椒与胆囊癌发病相关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贫穷和大量食用红辣椒会增加胆囊癌的发病危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肿瘤专家通过追踪观察发现,在智利人中胆囊癌的发病率呈稳定上升趋势。目前智力的胆囊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一。在智利人中,胆囊癌的发病率从30年前的每100000人中3名患者增加至12人。公共卫生官员对此不能做出解释。

为了弄清为什么在智利胆囊癌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来自chile大学的ivan serra等人调查了114名胆囊癌患者。调查其各种生活习惯,并与一组患有胆囊结石,但并不患有胆囊癌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到:“结果显示胆囊癌患者不同之处包括,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胆囊结石病史较长,饮食结构中红辣椒消耗量更高,新鲜水果摄入较少。”研究中显示,贫穷和红辣椒食用过多会使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六倍和三倍。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本研究中发现每天食用红辣椒的量超过20mg,那么他胆囊癌的发病危险就会上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红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就是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其它与红辣椒有关的因素可能也很重要。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吃新鲜水果对胆囊癌也有预防作用。serra等人总结认为:“对其他胆囊癌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还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推荐

胆囊癌能治吗

癌症非常的可怕,其中主要是这种疾病容易癌细胞很容易出现转移,尤其是胆囊癌这种疾病,病了一但发现,大多数都是晚期的状态,癌细胞很容易扩散,所以对于癌细胞的治疗,是病人非常关注的,下面介绍文章就是,胆囊癌转移之后的治疗。 一、胆囊癌转移的途径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 胆囊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经淋巴转移和直接播散到肝。当癌种广泛生长超过粘膜时,也可发生神经周围和血管转移。胆囊癌肿可以向下扩展并造成胆管梗阻。 大约百分之二十五的胆囊癌可穿透播散到邻近器官,包

胆囊炎对身体危害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而胆囊炎对身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胆囊炎结石还可造成十二指肠或胆囊结肠胆囊炎而危及机体。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癌密切相关,胆结石的危害因为结石是胆囊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胆管结石胆囊炎或胆囊结石对胆囊的长期刺激胆囊炎可引起胆管壁黏膜的炎性改变胆囊炎至黏膜细胞异常增生,胆囊癌导致癌症的发生,

胆结石不治疗的后果都有哪些

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

胆结石的并发症是什么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心理上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否则的话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嘱托坚持治疗,就会使病情得到改善,否则就会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不利于身体康复,下面文章对胆结石的并发症做了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胆结石的并发症是什么? 1.胆结石可能会癌

胆囊癌能治愈吗

一般来说,对于癌肿体积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的早期胆囊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彻底切除癌灶,经手术切除后有超过六成的胆囊癌患者可获得5年生存率,对于部分术后辅助放、化疗或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复发和转移,可获得更长的生存率。 早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不仅与治疗方式有关,同时与患者机体的整体状况及身体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全身一般状况好,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胆囊癌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鸡蛋、清蒸鱼

胆囊炎怎么治疗

胆囊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根据胆囊癌的不同分期相应地进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可酌情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对全身情况差、黄疸、不能耐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人。可酌情施行姑息性手术或介入治疗,以求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纯胆囊切除术: 仅适用手术后病理报告胆囊壁癌灶局限于粘膜者或虽然累及肌层,但癌灶处于胆囊底、体部游离缘者。对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早期胆囊癌.或累及肌层而位于胆囊床部位者,应再次手术,将胆囊床上残留的胆囊壁、纤维脂肪

如何预防胆囊癌

要定期的做检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戒酒,少食烧烤、高脂肪及高热量食品。同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于劳累等。胆囊息肉患者无论有症状与否,都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延误病情是有可能引发胆囊癌的,尤其是肿瘤性胆囊息肉的病变。此外,平时要补充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减少胆囊癌发病的危险;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治疗急性胆囊炎,避免其转为慢性。对于胆囊癌预防,生活中可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如鸡肫、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多吃具有抗感染、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荞麦、绿豆、

胆囊腺肌病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 慢性胆囊炎。 (2) 胆囊癌。 什么是胆囊癌呢?胆囊癌在临床上相对其他癌症比较少见,所以很多人对它都不是很了解。但胆囊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那么什么是胆囊癌呢? 胆囊癌并不罕见,60岁以上女性好发,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胆囊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密切相关、可能由于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致使胆囊粘膜增生,变性、进而癌变。 (3) 胆囊扭曲。 (4) 先天性胆囊膈膜。 在超声检查胆囊时,如发现胆囊壁弥漫性、局限性(胆囊底部)增厚或出现环形狭窄。应想到本病存在的 可能性

导致胆囊癌的原因有哪些

(一)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关系密切,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癌发生率比无结石者高7倍。国内研究显示百分之二十到八十点六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国外报道则高达百分之五十三至百分之百。 (二)胆囊炎 胆囊炎促发癌变多是经过胆囊黏膜的逐级增生而发生的,有研究表明在苍鼠胆囊中植入胆固醇丸剂诱发胆囊的炎性状态,百分之六十八的苍鼠发生胆囊腺癌。 (三)胆囊良性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可分为上皮肿瘤、间质瘤和假性瘤。其中,胆囊腺瘤和腺肌增生症与胆囊癌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较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都有哪些方法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实很多的胆囊癌的病人都是由胆囊结石转化而来的。因此,胆囊癌所有的症状基本上都是胆囊结石的那些症状,并没有胆囊癌的具体特殊症状。由于癌肿发展快,等到做出胆囊癌的诊断时,多数胆囊癌已是晚期了。 大多数胆囊癌病人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即以右上腹部隐隐作痛伴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主。此外,还有皮肤、巩膜发黄、右上腹部可摸到肿块、低热、食欲差,体重减轻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应当高度怀疑是不是得了胆囊癌,并且要做进一步检查。 在各项诊断检查中,应首先选择做b超。b超扫描可见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