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的质量误区

高血压的质量误区

高血压实际上是以血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目前我国1/3的成年人血脂偏高,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并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分别为28.2%和2.9%。 通过多种方式综合预防和控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55%的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0%血压病的并发症。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治,对健康人群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改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食盐、多食绿叶蔬果和脱脂牛奶、减轻体重、减少酒精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应走出不愿意服药、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的误区,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服药“三不”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愿意服药或使用医疗器械产品;

二是不规律服药,不遵医嘱,一味地根据广告和别人的用药经验服药;

三是不管血压升高程度,自己凭感觉服药,感觉不难受不吃药。

他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定到医院查找病因,检查有无糖尿病、心肾损害或相关疾病,并按规律服药和使用正规医疗器械,平稳降压。特别重要的是,高血压“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因此,必须最大程度地对高血压本身和相关的、能够改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而言,降低血压是“硬道理”。

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于糖尿病以及“高危和很高危”的其他患者,包括脑卒中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计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它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高血压是很常见的病症, 很多的老年人都有这个现象。当下,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然而,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着不少误区。

1.降血压的药都是理想药

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同时还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除此以外,还要能压制与高血压有协同危害的hcy(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目前唯一同时治疗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依叶片已经上市。

2.血压降至正常就是治愈

有患者当血压降至正常以后就认为已经治愈而停止治疗,结果血压又复发,这样治疗,对身体非常不利。可依据患者不同病情灵活选药的具体化阶梯治疗方案,即所有药物初用时都应自小剂量开始,待血压下降至预定水平,且稳定一段时间(6个月)后,可减少用药种类、剂量,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并坚持治疗的顺从性。

3.自我感觉良好就不需要治疗

因为老年人有生理性退变,对高血压的应激反应不及时,其自觉症状不明显,自我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且不再检查,直到发生严重的靶器官损伤(脑中风、高血压肾病、心肌梗塞等)。因此,自行停止治疗是有害的。

4.降压越快、越低,就越好越安全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另外,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压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明显。倘若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使病人发生致命性脑血管问题。因此,按人类生物钟用药,即上午9~10时、下午14~15时各用一次降压药更为安全有效。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

一些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具有副作用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就排斥服药,这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不利。虽然降压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高血压患者也不能因噎废食,而且如果患者采取长期服药和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就会大大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事实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该不管有没有明显症状都要及时服药降压,有效的控制病情。

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

在生活中存在相当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治疗高血压的时候没有做到长期坚持用药,而总是服服停停。一些病人虽然服药,但频繁地自己换药,使血压上下波动不能稳定;还有一些病人,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其中有人是怕高血压会降得过低或长期服药会产生药物副反应。更多的人以为不适症状已消失,甚至于还有的认为高血压已被“治愈”了,随时测血压又嫌麻烦,便掉以轻心地停止服药,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实际上是有害的,也是错误的,它是导致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就要做好终生降压治疗的心理准备。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远离高血压对健康的侵害,所以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半途而废是不可取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轻度高血压病人经治疗正常达半年以上,可试行停药观察,而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可停用其中的一种药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如果血压回升或升得更高时,则应恢复原用药剂量或调整为其他药物,并坚持长久用药。

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认识误区我们大家要及时给以纠正,这样才能为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扫清障碍,让高血压患者尽早远离高血压产生的健康损害,可以恢复正常人的健康生活。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没有办法预防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家人或近亲属患有高血压,不管我做什么,早晚都会得高血压。

这种认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生活当中还是要注意饮食,要知道很多疾病都是不注意饮食而吃出来的。

确实,高血压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或近亲属患有过高血压,那么与其他人相比,你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但只是风险大,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得高血压。其实高血压的解决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把血管疏通,清除血管中的垃圾,把血液净化,血压自己就会恢复正常。建议服用至善大豆肽蛋白片,清除血管垃圾,溶解血栓。把心血管疾病的根源清除掉,身体自己恢复正常。如果你不从源头上解决,否则就是终生吃药来控制血压。

误区二:低盐饮食就是炒菜少放盐

炒菜少放盐只是低盐饮食的一个方面。

除了这个,在其他方面,我们也要注意。

比如:

注意其他高盐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蚝油等;

少吃腌制食品;

在买零食的时候也要注意其中的钠含量。

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一、害怕吃药

多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部分年轻人得了高血压病,却坚持不吃药。理由是吃上降压药就离不开了。有人误以为,老年人血压增高时生理现象,是药三分毒,不吃为好。

其实,确诊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药物疗法;如果血压不降,或降压不明显,就应该用药。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年轻人来日方长,对高血压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实时治疗。不论你任何年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样的。老年人高血压多,但那是病理而不是生理现象。老年人因为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更多的风险。药有作用就有副作用,这是辩证法;临床用药就是充分发挥其作用,尽量避免其毒副作用。国药准字号的药,遵从医嘱服用一般都是安全的。

二、跟感觉走

头痛头晕就吃药,没感觉就不吃药,也不测血压,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血压病人感觉的症状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三、吃吃停停

血压高就吃,不高了就停;过几天又高再吃,血压降下来再停。或者有症状就吃,没症状就停。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难以稳定;也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说终身性疾病,基本上需要终生吃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可减量或换用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的中成药维持,但完全停药须慎重。

四、追风吃药

有人比着吃降压药,别的高血压病人吃卡托普利有效,我是高血压、老慢支也吃,结果咳嗽加重。别人吃倍他乐克有效,我是哮喘、心动过缓也吃,结果导致哮喘发作,心率严重缓慢。更有人听信广播、电视的夸大宣传,买保健品,降压表、降压帽、降压带、降压仪,。..。..,不一而足。殊不知降压治疗需要个体化,即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药物,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更不可信,因此,追风吃药显然是错误的。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1 没症状,不用吃药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才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即使没有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也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诊断为高血压,就应积极干预治疗。

误区2 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难以根治。研究表明,停药后极易造成血压反弹,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会增加心梗、脑梗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所以,降压药的作用不仅是降血压,还可维持血压平稳,避免更多脏器损伤。

误区3 降压药有依赖性

很多人认为降压药有依赖性,这是不正确的。降压药属于非成瘾性药物,临床上,针对一些因工作紧张、身体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导致的血压升高,也会采用服药治疗,并可依据情况随时停药。但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血压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就不能随意停药了,停药后血压会重新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吃药来控制血压。虽然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4 开始不能用“好药”

降压药非抗菌药,不会出现耐药情况。目前,临床公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好药”是指长效降压药,即口服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可平稳降压的药物。短效降压药物通常只用于突发性血压增高,作用时间短,长期用药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哪个适合自己,就选哪个。

误区5 血压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情况下,血压是缓慢升高的,所以降压过程也要平稳,除了高血压急症外,不可快速大幅度降压,以免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降压的原则是缓慢、平稳、持久和适度。

误区6 用一两次测量判断高血压

很多人去医院体检,测量血压高,回家自己量反而正常了,这就是因见到医生紧张而引起。其实,判断是否患上高血压,不能以偶尔测得一两次血压偏高为准,正确做法是连续测量非同日的3次血压值,若均高于140/90mmHg,才判断为高血压。提倡家庭自测血压,但自测血压也不要过于频繁,这样会加重焦虑情绪,反而容易使血压不稳定。

误区7 频繁更换药物

虽然,选择一组适当、理想的降压药物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观察和验证。但如果找到了能保持血压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副作用的药,就应坚持服用。

误区8 跟着别人经验擅自用药

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有很多分型,每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疾病都不相同,照搬他人经验,跟风吃药很容易产生用药安全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根据处方用药。

误区9 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很多老年人迷信广告宣传,认为保健品也能降压,吃药跟着广告走。而实际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盲目使用只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误区10 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需要静脉点滴用药外,一般的高血压应选择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治疗,不需要输液。

误区11 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保持身体器官灌注的动力来源,血压短时间内降得很低,超过自我调控能力限值后,将会降低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导致脑血栓。

误区12 不用定期到医院检查

服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血压稳定,也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药物是否产生副作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或药量是否相对不足。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糖的几大误区

一、检查前停用降糖药

有些患者认为停药后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实际上,检查血糖的目的是检查药物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如果停药后再测血糖,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

另外,有的患者为了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用药和进餐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

二、随便找时间检查

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时间不是随意而定的,也是有要求的。检查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8点,抽血时,患者要保证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监测时空腹8~12小时,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而餐后血糖监测时按平时饮食习惯吃饭,餐前降糖药照常服用,抽血时间从吃第一口主食算起两个小时。同时,要避免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等)。

三、只测空腹血糖

大多数患者忽视了餐后血糖,其实,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按照空腹血糖来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按照餐后2小时的标准服药。如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只在餐后升高,应该专门针对餐后血糖治疗,宜选用短效药;而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应该选长效药,比如达美康、格列美脲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第一、未治好原发病。临床上,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增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重点注意。第二、用药不当。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病的病因和情况不同,治疗也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因、症状不同,继而对症下药,对高血压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第三、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服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药或者是不按时服药,服药不定时定量,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之后,自觉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就不继续服用了,这样做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第四、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临床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让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能依靠药物治疗,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的诱因,比如生活没有规律,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等,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很难康复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确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警惕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治愈高血压,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1、“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患有高血压病,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治疗。

2、“血压高了吃药,血压不高不吃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误以为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区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知道,高血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是由于药物的作用血压才降至正常,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但最近的医学信息认为,从某些选择性的病例里,小心地逐步戒断药物是可以做到的,这部分病人一般没有并发症、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被长期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最好是那单服一种降血压药物者。但这最好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自行停药。

3、“血压低于140/90mmhg就可以”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以为血压降至140/90mmhg就足够了。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据国外研究的最新资料显示,55岁时正常血压者在以后生命过程中90%发生高血压。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年龄40-70岁的个体血压从115/75至185/115mmhg的整个范围,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倍增。血压越高,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越大。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的新分类正是基于这一关系,修订了血压分类,列出了高血压前状态,将预防干预措施前移,干预力度加强。因此,目前主张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当然病人应可以耐受,没有其它任何不适表现,尽量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时,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高血压的用药误区

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常有患者说:能吃能喝能干活,不痛不痒的吃什么药呀。这样的病人大多数是查体或看其他病时发现有高血压病的。其实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高限为139/89毫米汞柱)时就应降压治疗,因为这时血压对其靶器官(心、肾、脑)已开始侵害,只是还处于功能代偿期中,也就是说身体本身尚能调节,所以不出现症状,但不等于没有病。当然在这段时间不一定要服药治疗,只要注意消除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大多数人的血压也就能恢复正常。常用的消除引起高血压因素的措施有:

1、控制饮食。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用量控制在5克以内为佳。多吃合钾丰富的食物,如干鲜水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坚持低脂肪、低热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合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2、精神情绪要稳定。切忌紧张、害怕、恐惧、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存在。

3、工作要劳逸结合。每天要保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特别是高空及机床旁作业者、司机等,由于工作高度集中紧张,更应注意休息、精神放松。

4、严禁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必须戒烟。

5、严禁酗酒。

6、加强运动。脑力劳动者或老年人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大极拳、太极剑、门球等。

相关推荐

高血压患者常见误区

有些高血压病人服药过程中血压总是出现反复,这与不少病人对于服药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关,最常见的有5 大错误,需要加以纠正和澄清。 1. 我的血压虽然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用吃药我们常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就是说高血压的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也不在于有无症状,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一旦并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1999 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危险性分层(组)。由表可以看到虽然同为1级高血压,但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可以是低危的、中危的,也可以是高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在哪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的伤害很大,高血压在发生以后,患者一定要积极做好高血压的治疗工作。而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对高血压的了解,以至于没有正确进行高血压的治疗,不但耽误了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同时,也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一定要警惕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第一、未治好原发病。临床上,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增高血压高血压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

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 ,但若步入误区 ,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 :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

高血压患者易进入的误区

误区一:盲目应用降压药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医生也应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加以鉴别,不能盲目给患者开出降压药就草草了事。 误区二:降压越快越好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达到减轻症状,延缓或防止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除了“高血压现象”、“”高血压脑病””、“急进型高血压”需紧急降压外,大多数“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不宜降得过快,否则会引发较重的不适感,甚至会诱发”脑血栓形成”、”冠心病”、肾功能不

高血压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有助稳定血压

目前,高血压虽然有年轻化的趋势,但主要的群体仍然是老年人,而有相当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很低,专家认为,睡眠不足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因素。那么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睡眠,对缓解高血压的症状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该如何科学的安排睡眠? 午睡不能少 高血压患者尽量要午睡,可以有效缓解一天的血压升高的压力。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睡前少吃东西 睡觉前最好要

妊娠高血压的四个误区

妊娠高血压让我们触目惊心,面对妊娠高血压的常见误区,做好防范,让自己健康!不让自己走进妊娠高血压的四个误区,让它不靠近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孩子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妊娠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1、怀孕前血压偏低就不会患妊娠高血压 很多孕妇问怀孕前血压偏低是不是就不会患妊娠高血压啦。怀孕前无论血压如何,在怀孕后是否会得妊娠高血压的几率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孕前是低血压,孕后就不会得妊娠高血压。 2、怀孕后就不要干活 很多家庭都认为怀孕后就不要干活,特别还是患病的时候,更不要多动了,最好卧床休息。其实啊,轻度的

高血压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有助稳定血压

1、高血压病患者早晨醒来可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起床时应慢慢坐起,不要急于起床,避免引起头晕。 2、高血压患者吃过午饭后应稍小睡半小时至1小时,有利于机体放松,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3、高血压患者晚上饮食宜清淡,食量不宜过大,以免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 4、高血压患者睡前活动要有节制,一般以1~2小时为宜,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5、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误区

高血压病人运动很危险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中血压会有所升高,但只是收缩压升高50~7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变有时还会下降4~14毫米汞柱,但在一般运动中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该运动适度,以防止收缩压一时性过度升高。由于运动后恢复期的血压会低于运动前的水平,即出现运动后低血压反应,而这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大有好处。所以,适度的运动是高血压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促进肌体代谢。一般情况下,运动一段时间后,收缩压可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

高血压治疗莫入误区

第一个误区: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有一部分病人特别固执,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总认为自己不头晕,不头痛,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肯定自己血压不高。 其实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耳鸣、头晕、头疼。但是有些高血压病人初期确实是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个误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做法会引起血压控制不平稳,忽高忽低,对心脏和大脑是没有好处的。 第三个误区:血压降到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等血压升高了就再吃药,降下来就再停药,这样会导致

高血压也有看病误区

高血压看病之前要不要吃药 按照医生的强烈要求,好是要吃完药再去看病的,因为高血压患者去找医生看的是自己的高血压疾病怎么样了,并不是让医生去诊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这种疾病,医生是要很好的评估一下,患者原来的用药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很好的把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 如果患者没吃药就去看病,那么医生就不能给出很准确的判断,血压高了低了往往都是不代表什么的,尤其是停药以后,血压会升上来,这样就会误导医生,给患者一量血压高,会觉得患者的用药的量不够,还要给患者加药,其实患者平时在家里服药是控制的很好的,根本不需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