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荸荠的栽培

荸荠的栽培

选地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 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 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 肥较多。

荸荠于15℃萌芽,25℃开始分蘖,30℃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一般在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经常保持湿润。约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株行距一般30厘米×60厘米,亩栽约3000穴。分蘖和分株期间保持一定水层并追施氮肥。球茎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钾肥 ,对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有显着效果。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其全生育过程如下:气温达10-15℃时,80% 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 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育苗

育苗时间因移栽 时期而定。早水荸荠因前期气温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育苗;晚水荸荠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育苗方法包括催芽、秧田准备、排种和秧田管理。选荠芽粗长、球茎扁圆端正饱满、大小适中、表皮光滑、深褐色、无病无伤、符合品种特征的 种荠催芽。

早水荸荠于清明前后催芽,选在避风向阳的室内,周围围成一圈,内铺湿稻草10厘米左右厚,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叠放3-4层,上面复盖稻草或水草,每日早晚淋水,10-15天,后当芽 长1-2厘 米时,除去上层盖草,继续淋水保持湿润,20天后当叶状茎长高10-12厘米,并有3-4个侧芽萌发时,即可移入育秧田。伏水荸荠或晚水荸荠如催芽前种 荠表皮皱缩或已萌芽,可先将顶芽摘去1-2毫米(使出苗整齐),浸水昼夜后取出叠放,保持湿润,2-3天后便可全部萌芽,排入育苗田。一般每公顷秧田荠秧可供大田77-150公顷栽植。每公顷大田用种量:早水荸荠300-370千克;伏水荸荠、晚水荸荠荠因栽植晚,栽植密度要大,加上因贮藏期长,温度高,种荠损失较多,每 公顷 需种荠900-1800千克。秧田分旱秧田和水秧田两种,二者都应选在排灌方便、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田块。旱秧田先上足土粪,将田中土锄细,作成畦,畦宽1.2-1.5米,畦沟宽0.3米,田四周筑土埂,夯实 ,以保存水分;水秧田的做法与水稻秧田相似,上足农家肥后做成畦,畦宽1米左右,畦沟内灌水。生产上多用水秧田育秧。将催过芽的种荠,按球茎间距15厘米见方,排在秧田畦面上。排种时将种荠荠芽朝上,按入泥中,保持芽头高低一致。排种后浇泥浆1-2次,露出芽尖。夏季高温时排种,就防止烈日晒枯幼苗。在畦面浇过泥浆后,搭上棚架,晴天上复草帘遮荫,保持土壤湿润,夜晚揭帘露苗。10-15天后当叶状茎长10厘米左右时,去掉棚架炼苗。苗齐后浇稀粪水1次,并保持1-3厘米水层。当荠秧高20-25厘米,并有5-6根叶状茎时即可栽植。秧田期20天左右。早水荸荠都用分株繁殖,球茎在室内催芽育苗后,于立夏到小满期间移入秧田,苗距适当稀些。夏至以后,球茎四周抽生分株,即可拔起分株栽植。

分株

栽前先拔好荠秧,洗去厚泥,去掉叶状茎簇生而纤细的秧苗。因这种秧苗栽植后,不易发 生分株,俗称“雄荸荠”。如秧苗发生许多分蘖和分株,应将母株分成3-4股。如秧苗叶状茎过长,应割去削头,留40-50厘米,以防栽后折断。栽植密度,因栽植时期、土壤肥 力和秧苗素质而异。高密度栽植不但不能增产,反而由于地上部分生长茂 密而易引起病虫害和倒伏,造成减产;基本苗不足,单位面积株数不够,结果产量也 不高。早栽田, 生长期长,发棵量大,行穴距可为50-60厘米见方,每穴一株或具有3-5根叶状茎的分 株一丛,每公顷3.7-4.5万株;迟栽田应加大密度,行距40-50厘米,穴距25-35厘米,每公顷3.7-9万株。栽植时应深浅适宜,过浅发棵少,结荠也小;过深发棵慢,结荠深,不易挖取。带种荠的秧苗,应以球茎入土8-10厘米,根系着泥为度。如用分株,应先将根部理齐,栽入泥中12-15厘米为宜。

种植(请参看荸荠的生育过程)

7月底-8月初移植的荠苗,3-5天返青后,发芽茎顶端的保质茎,向上抽生叶状茎,经不断分蘖,形成母株丛。与此同时其侧芽向四周发生若干根匍匐茎,伸先3-4节10-15㎝后,一株地上茎数可扩大到300-400根。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进入9月份后,气温逐渐下降,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则逐渐增多,匍匐茎的生长由水平方向转而朝土下斜向生长,俗称“下带”。10月上旬以后,不再产生叶 状茎,此时所有的匍匐茎先端开始膨大,球茎开始形成。荸荠的产量取决 于球茎的数量和大小,而后者又是由分株的次数及地上茎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正如前述,气温在25-30℃时分蘖分株发生最快,一个分株约10-15天发一档分株。在我地一般可发生分株2-3档,多的可达5-6档,全株共有分株30-40株。

荠苗定植后,要求较高土温以利返青分蘖,宜灌浅水稳苗。随着分蘖分株增多,蒸腾量加大,应逐渐加深水层,促进地上茎群体形成。封行后灌深不,控制分蘖分株形成,提早结荠,球茎增多、增大,但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荸荠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 长不应搁田断水,特别是球茎膨大期,更不宜缺水。荸荠株丛多而大,结球荠期所需各种养分及同化物质也多,因此基肥要足。

古称凫茈(fúcí),又称乌芋。今有些地区名地栗、地梨、马蹄、莆箕。主要种植地区是中国南方的平乐县和荔浦、钟山、平南等县,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水田中。地下茎为扁圆 形,表面呈深褐色或枣红色。肉白色,可食。荸荠“味甘、微寒,滑、无毒”。其功能“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因为荸荠生长在泥中,外皮和内部都有可能附着较多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不宜生吃,一定要洗净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荠更甜。

荸荠的生命力较强,可利用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层肥沃的洼地、水田栽植,土质以砂壤土为好。荸荠 具有贴犁 底层着一的特性,栽植前将蔼田浅耕浅耙2-3次,使田土平整,成 泥糊状。耕 前施基肥。荸荠可与水稻和多种水生植物接。生产上,通常将4月催芽,6月 移植,立冬前后收获的荸芥,称“早水荸荠”;5月催芽,7月栽种,冬至收获的荸荠称“伏水荸荠”;6月底到7月初育苗,7月下旬以后栽植的荸荠称“晚水荸荠”。前茬为早稻,采用早、中熟品种,立秋之前收割,栽植晚水荸 荠,10月中下旬采后,再种油菜。前茬若为莲藕,采用草熟藕种,立秋前采收,栽植荸荠;前茬若为茭白,宜采用早熟两熟茭品种,可边采收夏茭,边套栽荸荠。也可等夏茭采收后再栽荸荠。小暑以后将荠苗套入席草行间,大暑前后收去席草后,留荸荠生长。荸荠不宜连作,连作球茎不易肥大,产量较低,同一块田地一 般2-3年栽植1次。

施肥

大田基肥在耕地时每公顷施农家肥3-4.5万千克,过磷酸 钙4500-7500千克。栽后适宜的追肥时期是在分蘖、分株初期进行,以促进植株早发棵。追肥量 多少因移栽期 和土壤肥力而异。早水荸荠生长期长,以基肥和追施有机肥为主,可在移栽后15-20天、开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徒长,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倒伏。伏水荸荠施肥量适中。晚水荸荠生长期短,为争取短期内发棵封行,应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加大施肥量,并以追施速效肥为主。追 肥2-3次,可在栽后10-12天第1次追人粪尿每公顷1.4-3万千克或尿素150-220千克,以促进提早分蘖分株;第1次追肥后8-10天第2次追施素75-150千克;第3次追肥根据全田生长情况适量追施,一般在开花前追施 尿素45-75千克,以促进结荠。第2次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贪青,延迟结荠期,影响产量。同时应在分蘖分株期及时喷洒地果 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提高荸荠产量。追施时如气温较高,粪水浓度宜稀,尿素应在露水干后撒施,以免烧伤茎叶。可结合追肥,在荠面封行前中耕和除草3-4次。球茎形成期,严防人畜下田,以免踩断地下匍匐茎。荸荠一生需水量大,栽后田间不宜缺水。一般移栽至分蘖分株期,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层。如荠田淤泥层深,可在栽后25-35天放水晒田,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控制无效分蘖。秋分以后为地下球茎膨大期,水层应加深到5-6厘米。球茎成熟后,应在采收前10-15天放干田水,以利于下茬种植。如需在第2年春季采收,冬季田间应保持湿润,表土不应干裂,以免冻伤球茎。

采收

荸荠采收期可从霜降开始到第2年春分为止。早期采收的球茎,肉嫩味淡皮薄,不耐贮藏。冬至到小寒,球茎皮色转为红褐色,味最甜,为含糖量最高期,此时采收最适 宜。以后球茎含糖量逐渐减少,表皮增厚,皮色加深,变为黑褐色,表皮之下又产生一层黄衣,品质变差 ,所以商品用球茎宜在越冬前采收。采收方法:一般在采收前一天放掉田水,因球茎主要集中在9-20厘米的土层中,先扒掉上层8-9厘米泥土,然后将下层土扒出,用手仔细捏出球茎(群众称“摸荸荠”)。如抢种茬口(如油菜 茬或小麦茬),应在采收前10-15天排水晾干,用叉挖取。

荠菜栽培技术

种植季节荠菜在长江流域可春、夏、秋3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如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4]

选地整地种植地选择排水良好、肥沃、杂草少的地块,避免连作。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2.5-30.0t/hm2,浅翻、耙细,做成平畦。[4]

田间管理

荠⑴浇水:荠菜种子细小,易受土壤水分影响。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浇水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晨露水未干时比较好,浇水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每隔1-2天浇一次。⑵除草:荠菜植株矮小,往往杂草丛生,化学除草困难,影响荠菜品质,故管理中应经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压苗。⑶施肥:一般秋播后3-4天出苗-春播后6-15天出苗。当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0.3%尿素液15t/hm2,第2次追肥于收获前7-10天进行。以后每收获1次追肥1次,施肥浓度可适当提高。秋播荠菜的采收期较长,可追肥4次,每次施肥量同春播荠菜。[4]

采收管理荠菜是分次采收的,每次采收时应采大留小,采留植株要均匀适当,早秋播种荠菜,在真叶10-13片时即可采收,约9月上旬供应市场,从播种到采收为30-35天,以后分期收获4-5次,至翌年3月下旬采收结束,10月上旬播种的秋荠菜,随着气温逐步降低,生长变得缓慢,45-60天后才采收,以后可继续采收2次,2月下旬播种的春荠菜,4月上旬采收供应市场,而4月下旬播种的,5月下旬采收,春播荠菜一般采收1-2次。[4]

荸荠的施肥

大田基肥在耕地时每公顷施农家肥3-4.5万千克,过磷酸 钙4500-7500千克。栽后适宜的追肥时期是在分蘖、分株初期进行,以促进植株早发棵。追肥量 多少因移栽期 和土壤肥力而异。早水荸荠生长期长,以基肥和追施有机肥为主,可在移栽后15-20天、开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徒长,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倒伏。伏水荸荠施肥量适中。晚水荸荠生长期短,为争取短期内发棵封行,应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加大施肥量,并以追施速效肥为主。追 肥2-3次,可在栽后10-12天第1次追人粪尿每公顷1.4-3万千克或尿素150-220千克,以促进提早分蘖分株;第1次追肥后8-10天第2次追施素75-150千克;第3次追肥根据全田生长情况适量追施,一般在开花前追施 尿素45-75千克,以促进结荠。第2次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植株贪青,延迟结荠期,影响产量。同时应在分蘖分株期及时喷洒地果 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提高荸荠产量。追施时如气温较高,粪水浓度宜稀,尿素应在露水干后撒施,以免烧伤茎叶。可结合追肥,在荠面封行前中耕和除草3-4次。球茎形成期,严防人畜下田,以免踩断地下匍匐茎。荸荠一生需水量大,栽后田间不宜缺水。一般移栽至分蘖分株期,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层。如荠田淤泥层深,可在栽后25-35天放水晒田,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控制无效分蘖。秋分以后为地下球茎膨大期,水层应加深到5-6厘米。球茎成熟后,应在采收前10-15天放干田水,以利于下茬种植。如需在第2年春季采收,冬季田间应保持湿润,表土不应干裂,以免冻伤球茎。

生吃凉薯很上火吗

凉薯别名:沙葛、豆薯、地瓜产地:原产中国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和台湾省栽培较多形态特征凉薯属豆科,凉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凉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种子及茎叶中含鱼藤酮(C23H22O6),对人畜有剧毒,可制成敌敌畏等杀虫剂。 吃法凉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吃。生吃的味道有点像荸荠,熟吃的话可以和肉一起炒着吃。营养和功效凉薯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元素。它还有降低血压、血脂等功效。和红薯一样,凉薯也是一种高产作物,亩产可达数千斤甚至万斤以上。因此在我国南方,有些地方将凉薯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来栽种。

荸荠什么时候上市 荸荠发芽后怎么办

建议种下或者扔掉。

荸荠发芽后会慢慢抽出新芽,营养价值开始损失,最好不要再食用,将其扔掉,如果日常喜欢养花草可以将荸荠放在水盆里做成盆栽,做观赏用。

荸荠的栽培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 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 育,又不致球茎深钻,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 肥较多。

荸荠于15℃萌芽,25℃开始分蘖,30℃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以下时球茎形成。一般在早春选顶芽和侧芽健全的种荠在室外苗床育苗,经常保持湿润。约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株行距一般30厘米×60厘米,亩栽约3000穴。分蘖和分株期间保持一定水层并追施氮肥。球茎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钾肥 ,对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有显着效果。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其全生育过程如下:气温达10-15℃时,80% 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 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杨梅的经济价值

种植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底,中国杨梅栽培的总面积约320万亩,约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2.6%。

产量综合

杨梅 杨梅树性强健,易于栽培,经济寿命长,生产成本明显比其他水果低,因此,被人们誉为“绿色企业”和“摇钱树”。主产地浙江兰溪马涧、余姚、慈溪的荸荠种杨梅,嫁接苗如栽培得法,一般4~5年即可挂果,8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量50~80公斤,大树株产高的达300公斤,最高达到500公斤,连片种植平均亩产1000公斤,高的可达2000公斤。主产地浙江仙居的特大果形的东魁杨梅,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能稳产高产,一般5~6年始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30~50公斤,15~40年生大树平均株产70~80公斤,最高达350公斤。

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杨梅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杨梅鲜果或产品还空运到香港、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市场。在香港超级市场的东魁杨梅,每只售价高达1美元。2000年浙江青田东魁杨梅空运法国,每千克售价约人民币280元。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荸荠长在哪里

荸荠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的功效,常吃荸荠可以促进我们身体里边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荸荠能够调节身体的酸碱度,使我们体内的酸碱达到平衡。

荸荠也称马蹄,栽培于池塘水田里,或生长在沼泽中,当冬季来临,便是收获荸荠的季节,产地以江南为主。 荸荠肉质白嫩,醇甘清香,甘美爽口,受人喜受。荸荠含淀粉、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维生素A 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近年来,从荸荠中发现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芡,它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荸荠是“果中之蔬”,又是“果中之药”。中医药学中认为荸荠可消食散积,除胸中实热,治五中噎膈、消渴黄疸与消热生津、解毒开胃、润肺化痰、益气退翳、明目等功效,对咽干喉痛、大便燥结、血痢、昏睡、酒醉及误吞铜物等症也有疗效。

由于荸荠在水塘、沼泽中搜索的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姜片虫幼虫侵染,附着于荸荠表皮,并形成包囊,人们不注意吃了生荸荠,就很可能使姜片虫进入人体,井寄居于肠中,借肠内营养物质,发育成为成虫,引起肠粘膜炎,危害着人体健康。

姜片虫引起肠粘膜炎后,会出现腹痛或类似溃疡病的症状以及慢性腹泻、腹胀、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贫血与消瘦等现象,对健康带来危害,特别是儿童,如被姜片虫所侵,则会导致全身发育不良。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荸荠,我们知道荸荠既可以用来煮水喝又可以用来作为食材,荸荠也能用来做成荸荠饼和多种甜点。荸荠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常吃荸荠能够提高我们的代谢能力并且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荸荠一般是长在水塘和沼泽中。

荸荠的生长环境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 ,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

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相关推荐

榨菜的特征

榨菜为芥菜的变种 ,芥菜常用于腌制咸酸菜,其肉质茎髓是重庆榨菜原料,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 十字花科的突出特征是:草本、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经济植物很多,包括多种日常食用蔬菜。芸苔属(Brassica)为草本,结长角果,花冠黄色。白菜(B.pekinensis)原产中国华北,各地广为栽培,为东北、华北冬春二季主要蔬菜。 芸薹属作蔬菜的还有卷心菜、花椰菜、油白菜、菜薹、大头菜、芥菜、榨菜、雪里蕻等;本属的油菜(B.campestris)为中国四大油料作物(花生、芝麻、大豆、油菜)之一,种子含油量达5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3]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1]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

荠菜的主要品种

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

马蹄去皮的方法

荸荠怎么去皮 方法一:荸荠不但去皮麻烦,而且外表还沾满泥土。处理荸荠时,可用比较有摩擦性且会透水的袋子,将荸荠装入之后,放到水中用力搓洗,这样荸荠就很容易清洗干净,然后再用小刀刮荸荠的外皮,就能够轻松地去皮了。荸荠怎么去皮 方法二:买荸荠的时候,一定要挑选芽比较短,越短越嫩说明荸荠越鲜甜,而且也容易去皮。将荸荠洗干净,先削去中间和底部,最后再削芽口上的皮。如果购买的都是芽最短的,上面只有平平的一点突起,只需用刀轻轻一刮就可以削掉了。 荸荠小档案荸荠,因形如马蹄,又称为马蹄。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

肺癌咳嗽饮食注意

肺癌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可尝试有饮食进行调理,方法如下: 白萝卜、青橄榄 青橄榄350g,白萝卜500g。青橄榄洗净,白萝卜刮去毛须,洗净,切小片,两种食材入砂锅中,添人适量水,大火烧沸,小火煮约30分钟,调人精盐略煮即可,随意服,或分数次服,当日服完,服食时,吃萝卜饮汤汁,并嚼食橄榄,缓缓咽下,对肺癌咳嗽者效果很好。 荸荠、杏仁 苦杏仁15g,荸荠50g,藕粉50g,冰糖25g。苦杏仁洗净,拍碎,用温水浸泡,荸荠洗净,切碎末,藕粉用适量水化开成稀糊状,锅加入适量水,放入杏仁,荸荠,开锅后煮20分钟,倒人

凉拌荠菜吃多了会怎么样 荠菜可以蘸酱生吃吗

不建议生吃。 一方面荠菜属于野生蔬菜,在种植栽培上不同于平时吃的大棚蔬菜,对农药残留等要求较高,如直接生吃的话,可能存在误食有毒成分的风险;另一方面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成分,不焯水直接吃带有一股涩味,而且还影响钙质的吸收,建议荠菜清洗后,焯水30秒左右再蘸酱吃为好。

荸荠怎么煮

1、用小刷将荸荠表皮刷洗干净,放到煮锅里(忌用铁锅),倒上4-5倍的水。 2、将煮锅搁置火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锅中荸荠。 3、直到荸荠煮透熟。待最后锅中水快烧干时,将锅盖打开,手晁动煮锅,让荸荠慢慢收汁。 4、待荸荠冷却后,放到凉开水中洗去外皮上的糖粘物。 5、晾干外皮洗净后的熟荸荠,吃时削皮即可。 荸荠既可作为水果,也可作为蔬菜,小寒时季是荸荠最甜的时期,春天的荸荠算晚收的了,但品质好的荸荠依然甜脆。最常见的荸荠的做法莫过于水煮。生食的荸荠爽脆多汁,煮熟的荸荠甜糯温胃,但荸荠性寒,无论生的熟的均不

荸荠怎么吃好

1、晒干 到了春天,剩余的大量荸荠不易保存,农户家里会把荸荠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这样一来可以让荸荠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且晒干后的荸荠更加的甘甜、可口。 2、制作荸荠荸荠和藕一样都可以制作成粉,然后冲饮,大家只知道有藕粉,却很少知道荸荠粉(在安徽无为俗称果粉),其制作方法与藕粉的方法大致相同。冲饮时比藕粉更加浓厚,味道也更加爽口。如果将其规模化,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3、荸荠可生吃 荸荠可以像水果一样,新鲜的时候食用。 4、荸荠可熟食 熟食多用于做配料,也可用于炒、烧或做馅心。如“荸荠炒虾仁”、“荸荠炒鸡丁”

慈菇和荸荠有什么区别

茨菰为慈姑属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 茨菰叶柄粗而有棱,叶片戟形。花单性,花瓣白色,基部常绿色。八、九月间自叶腋抽生匍匐茎,钻入泥中,先端1-4节膨大成球茎,即”慈姑“,呈圆或长圆形,上有肥大的顶芽,表面有几条环状节。性喜温湿及充足阳光,适于粘壤土生长。以球茎的顶芽繁殖,一般春夏间栽植,冬季或翌年早春采收。 茨菰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热消结、强心润肺之功效。可治疗肿块疮疖、心悸心慌、水肿、肺热咳嗽、喘

荸荠去皮怎么保存

首先可以将去皮的荸荠冷藏保存的,冷藏是最为简单便捷的保存荸荠的方法。去皮之后的荸荠会被氧化变色,因此可以将去皮之后的荸荠放在密封盒中或者是将荸荠放在容易中,然后盖一层保鲜膜,放在冷藏室中保存即可。削了皮的荸荠放在冰箱里最多能放1天时间。 将荸荠去皮之后,也是可以用冷水浸泡起来保存的。还有一种防止荸荠变色的方法,是将去好皮的荸荠放在较深的容器中,然后加水没过所有荸荠表面,然后将容器放在冷藏室中冷藏即可。但是这种方法荸荠味道会变淡,最好一两天之内食用完。 去皮荸荠除了可以新鲜的保存,还可以将荸荠蒸熟或者煮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