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神门的针刺方法 针刺神门注意事项

神门的针刺方法 针刺神门注意事项

1.针刺神门出现电击样针感时,忌强刺激捻转;又是会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应立即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若继续捻针,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轻者数小时自行消失,重者可持续数天。

2.针刺时应避开尺动,静脉,以免损伤血管,造成皮下瘀血,血中。

3.忌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或封闭,以防止损伤尺侧动脉而致坏死。

4.禁用直接灸,瘢痕灸。本穴内部有尺动,静脉,故不宜用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针灸三阴焦的好处 三阴焦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健脾益气,如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公孙,治疗脾虚泄泻,消化不良;配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章门,治疗虚寒腹痛,胃痛;配气海,带脉,白环俞,足三里,治疗脾虚带下。

2.配膏肓,肾俞,然谷,太溪,针刺补法,滋补肾阴,治疗肾阴虚之眩晕耳鸣,梦遗健忘等。

3.配内关,神门,针刺平补平泻法,补脾宁心,治疗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怔忡,健忘等。

4.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如配气海,气穴,太冲,治疗肝气郁结之月经吧调,痛经,经闭;配归来,太冲,治疗肝郁气滞之疝气偏坠。

5.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活血化瘀,如配中极,地机,合谷,太冲,血海,治疗瘀阻胞宫之经闭;配气海,地机,冲门,隐白,治疗血瘀崩漏;配中极,气冲,地机,治疗血瘀恶露不下。

神门穴怎么针刺

神门的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刺向背侧与前臂掌侧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胀感,并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作用主治

神门乃心经原穴,针之可补益心气,调整心神,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作用,以调气为主,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妇人脏躁,小儿抽疯,目黄,胁痛,掌中热诸症。

注意事项

1.针刺神门出现电击样针感时,忌强刺激捻转;又是会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应立即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若继续捻针,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轻者数小时自行消失,重者可持续数天。

2.针刺时应避开尺动,静脉,以免损伤血管,造成皮下瘀血,血中。

3.忌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或封闭,以防止损伤尺侧动脉而致坏死。

4.禁用直接灸,瘢痕灸。本穴内部有尺动,静脉,故不宜用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肝吸虫病可以针灸治疗吗

体针

对此病针灸治疗有辅助治疗作用,病人患华支睾吸虫病后,内伤肝脾、络脉瘀 阻、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渐积而成鼓胀。肝胃不和时针刺脾俞胃俞、足三里、内关、太冲。 气滞血瘀时,针刺肝俞、膈俞、阳陵泉、太冲。气阴两亏时,针刺期门、章门、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太冲。寒湿中阻时,针刺脾俞。胆俞、至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有关症状进行加减配穴,如脘腹痞满加中脘,恶心呕吐加内关,神疲无力加关元,失眠多梦加神门、足三里等。针刺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

耳针

针刺耳朵相应肝、胆、脾、胃穴位。食欲不振者加胰胆、脾;肝区疼痛加神门、 皮质下;腹胀者加皮质下、胰胆、大肠;失眠者加神门、心、皮质下。每次选4~6穴,留针1个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通里的定位在哪里

通里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快速取穴:

1.坐位,仰掌,在前臂前区,于尺侧腕屈肌桡侧缘,在神门与少海连线上,神门上1寸处。

2.仰掌,平尺骨头中部,在尺侧腕屈肌桡侧缘。

通里穴的作用主治

通里是心经要穴,心经对调节人的情志有重大作用,通里有开心窍的作用,人在心经气血不通的时候,就容易心慌,心神不安,通过刺激通里,可以清热安神,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动过缓,中风失语,绕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疝气,支气管炎等症。

通利穴常用配伍

1.配少府,腕骨,内庭,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清心泻火,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木舌,重舌,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甚则尿血等。

2.配心俞,厥阴俞,人迎,内关,针刺补法,或用温针,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治疗心阳不振之心悸,心痛。

3.配神门,内关,三阴交,复溜,针刺补法,滋阴降火,清心除烦,治疗阴虚火旺之心烦补眠,口燥咽干。

4.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针刺补法,补益心气,安神定惊,治疗心气虚惊恐。

冲阳位置很痛是什么病 冲阳穴常用配伍

1.配合谷,下关,颊车,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攻之牙痛,面肿,口眼歪斜等。

2.配百会,丰隆,间使,合谷,神门,大钟,劳宫,后溪,针刺泻法,清胃祛痰,治疗痰火扰动神明之狂妄,癫痫。

3.本穴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消食化滞,配脾俞,中脘,胃俞,足三里,针刺补法,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配下脘,璇玑,足三里,梁门,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脾虚食滞之腹胀,不嗜食。

4.配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条口,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治疗气血虚弱之足痿无力。

5.配解溪,丘墟,足临泣,然谷,八风,针刺泻法,清热祛风,治疗热痹之足背红肿。

神门的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刺向背侧与前臂掌侧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胀感,并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素髎的作用 素髎穴常用配伍

1.配水沟,内关,神阙,关元,足三里,针刺补法,重灸神阙,关元,回阳固脱,醒脑开窍,治疗虚脱昏迷。

2.配百会,前顶,印堂,曲池,神门,针刺泻法,清热开窍,治疗热闭心包之小儿惊厥。

3.配风池,上星,迎香,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窍,治疗风热鼻塞,鼻衄,酒糟鼻等。

4.配风门,迎香,印堂,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治疗风寒鼻塞,鼻流清涕。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

7.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

8.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利水,治疗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9.配脾俞,中脘,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涌泉,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10.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刺补法,益气补血,治疗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

11.配关元,太冲,公孙,针刺泻法,平肝降逆,治疗肝热奔豚气。

12.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针刺补法,补肾通络,治疗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等。

神门的针刺方法 神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掌支双重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由尺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组成。

4.针的桡侧有尺神经干及动,静脉通过:尺神经干在此处位置较表浅,针稍偏向桡侧即可刺中,尺神经干被刺及后,可产生向手尺侧缘及指端放射的触电感,尺动脉为肱动脉的两大终支之一,尺静脉为其伴行的静脉。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食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食窦穴常用配伍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

2.配上脘,阳陵泉,太冲,神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嗳气吞酸。

3.配中脘,章门,公孙,足三里,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肠胃,理气降逆,治疗食滞肠胃之恶心,食已即吐,腹痛肠鸣,泻下酸腐等。

4.配膈俞,气海,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胃降逆,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5.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治疗脾虚水肿。

针刺神门针尖方向 神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膻中,气海,内关,太渊,针刺补法,振奋心阳,治疗心阳不足之心悸气短,心痛,自汗肢冷等。

2.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活血通络,安神定治,治疗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3.配印堂,大陵,丰隆,公孙,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心悸,失眠等。

4.配膈俞,内关,少府,劳宫,腕骨,针刺泻法,清心凉血,治疗心火上炎之心烦口渴,口舌生疮,重舌,吐血,小便短赤,尿血等。

5.配阴郄,劳宫,丰隆,照海,井穴,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清心泻火,豁痰开窍,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头痛失眠等。

6.配心俞,膈俞,脾俞,内关,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心脾,治疗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眩晕,癫证,痴呆,月经不调等。

7.配心俞,肾俞,复溜,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多梦,心悸,遗精等。

8.配胆俞,心俞,大陵,丘墟,针刺补法,养心益胆,治疗心胆虚怯之失眠多梦,易惊,胆怯善恐等。

9.配内关,太冲,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清心安神,治疗肝气郁结之脏躁,睡眠不安,悲伤恸哭,胸胁闷胀,心中烦乱等。

水沟针刺禁忌 水沟常用配伍疗法

1.配巨阙,尺泽,大陵,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化痰,清心开窍,治疗痰热壅盛,内闭心包之昏迷,厥证。

2.配中冲,合谷,丰隆,太冲,涌泉,针刺泻法,中冲点刺出血,清热启闭,开窍醒志,治疗中暑昏迷。

3.配曲泽,曲池,神门,委中,内庭,针刺泻法,曲泽点刺出血,解暑清热,醒神开窍,治疗中暑昏迷。

4.配颅息,神门,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清心开窍,镇肝熄风,治疗痰热扰心之惊风。

5.配曲池,劳宫,神门,合谷,委中,太冲,针刺泻法,清心平肝,熄风开窍,治疗热入营血之痉证。

6.配大椎,神门,后溪,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脑,治疗风痰扰神之癫痫。

7.配上脘,大陵,丰隆,内庭,行间,针刺泻法,清火涤痰,开窍醒脑,治疗肝火挟痰,上扰心神之狂证。

8.配素髎,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针刺补泻兼施,重灸神阙,关元,益气固脱,苏厥醒神,治疗元气虚脱之晕厥。

9.配风池,曲池,外关,列缺,针刺泻法,祛风散邪,宣肺行水,治疗风水面肿。

10.配风池,四白,下关,颊车,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散邪,舒筋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牙关紧闭等。

11.配印堂,风池,迎香,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利鼻窍,治疗风热鼻塞,鼻衄等。

12.配风府,大椎,后溪,夹脊,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脊背强直。

13.配肾俞,大肠俞,委中,针刺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闪挫腰痛。

相关推荐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小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①肾精不足型以补益肾气、益精填髓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 配穴--关元、脾俞、复溜、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平刺,勿提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用灸补法;余穴均用补法。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脾俞 配穴--肾俞、胃俞、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灸法或温针灸,余穴以补法为主。 ③痰蒙脑窍型以健脾化痰、益脑开窍为主要治法。 针灸选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用补

针刺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膈俞,巨阙,通里,阴郄,针刺泻法,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痹。 2.配心俞,厥阴俞,关元,神门,合谷,针刺补法,灸关元, 温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心阳虚之心痛,胸闷,心悸等。 3.配心俞,复溜,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心痛等。 4.配百会,水沟,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醒脑开窍,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闭证,晕厥。 5.配水沟,大椎,劳宫,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涤痰,清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配膻中,神门,大陵,丰隆

耳门针刺深度 针刺耳门功能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面神经颞支等结构。 功能:聪耳通络,清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热毒邪之耳鸣,耳聋,耳中肿痛,颊肿,颈颌痛,聤耳,唇吻强诸病证。

耳门针刺深度

针刺耳门一般取正坐或侧卧位,微张口,可斜刺,从浅向后内0.5-1寸;或向下透听宫,听会,进针1-1.5寸,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有时可扩散至半侧面部为宜。

天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天冲对症针灸疗法

1.配百会,前顶,神门,丰隆,涌泉,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定惊安神,治疗惊恐惊风。 2.配百会,神庭,听宫,中渚,针刺泻法,清泻胆火,治疗胆火上炎之眩晕,耳鸣等。 3.配风池,太阳,角孙,头维,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散邪,治疗风邪外袭之头痛。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

治疗失眠多梦的偏方有哪些

【简便方】 1.合欢花10克、枣仁10克、远志3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黄连 3克、栀子 6克、灵磁石 30克、百合 12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失眠兼见急躁易怒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神门、三阴交、心俞、肝俞、内关等穴,留针20分钟,以下午针刺为宜。 熨目法:取半夏12克,朱茯苓9克、陈皮9克、胆星9克、石菖蒲9克、远志9克、淡竹叶9克、枳实6克、炙甘草5克,水煎取什。以纱布浸取药液,略拧干后热熨双目,凉则再易,临睡前熨目,每次15~30分钟。功能化痰宁心安神。 食疗法:麦

期门针刺方法 针刺期门作用主治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汇聚的处所,肝脉布两胁,肝为藏血之脏,该穴具有疏泄肝胆,调和表里,清热散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伤寒热入血室,过经不解,胸胁支满,胁肋胀痛,肝脾肿大,呕吐,呃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乳痈,疟疾诸症。

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食窦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处,再向下1肋,在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食窦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疏肝理气,调理肠胃,宽胸通络,宣肺平喘,健脾利湿。 主治病症 1.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黄疸,嗳气吞酸诸病证。 2.饮食停滞,脾胃气滞,脾胃虚弱之胃痛,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