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婴儿抚触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婴儿抚触有用吗

有用。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宝宝全身皮肤时,触及宝宝体表的感受器官,沿着脊髓传至大脑,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婴儿吃奶次数,并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胆红素经肠道排泄。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宝宝健康牵动全家人的心,一旦生病家长就会担心,这样是不是会影响宝宝健康。母乳性黄疸作为一般的宝宝病,很受家长们的关注,母乳性黄疸有危害吗?很多朋友提出这样的疑问,下面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一个问题。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状况都很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使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分子结合的牢固,因此更难以透过已趋于成熟的血脑屏障而损伤脑细胞。再者,母乳性黄疸的子血中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停喂母乳后血中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停母乳1~3天血中胆红素可下降原来水平的50%。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所以母乳性黄疸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新爸爸新妈妈也不用太担心。

母乳性黄疸一定要断奶吗

母乳性黄疸不一定要断母乳,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如果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的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排除其他所有可能会引起黄疸升高的病理因素,当血中的胆红素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如果是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一般黄疸可以下降一半左右,如果是黄疸上升超过二十毫克每分升,需要加强光疗。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没有其他并发症,停母乳就是可以鉴别是不是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黄疸,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基本上两到三天,黄疸是明显下降的。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的其他治疗方法

比如妈咪爱、培菲康等,能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

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可防止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并可吸附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体外,加速胆红素的排出。

婴儿游泳时身体不停的运动,不仅可以让婴儿身心舒适,精神放松,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胆红素排出,让黄疸尽快消退。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晒太阳有用吗

有用。

阳光的照射,不仅帮助新生的宝宝促进钙质吸收,让宝宝长高长壮,还能促进母乳性黄疸的消退,这里建议妈妈们给宝宝晒太阳,以下午5—6点或早上8—9点的太阳为宜,并做好相关的防晒工作,不宜晒脸,直接暴晒,以防晒伤。

母乳性黄疸可母乳喂养吗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有用。

母乳性黄疸虽然和其他病理性的黄疸致病因素不一样,但治疗方法是类似的,都是需要通过干预血清中的胆红素增加,起到避免宝宝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达到尽快消退黄疸的目的。

而胆红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之间的可见光,尤其是对于420—470nm波长的光吸收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毫微米之间。所以蓝光治疗的治疗原理就是通过照光让宝宝皮肤表面的胆红素接受,通过光-氧作用,将脂溶性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胆红素,让沉积在皮肤的黄疸尽快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所以目前常用这种方法治疗宝宝黄疸。

光疗对宝宝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但这种伤害比黄疸造成的伤害要低很多,且停止光疗后一般都可以自行恢复,家长无需过分担心。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治疗

1、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2、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3、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4、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5、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6、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7、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得了母乳性黄疸一定要停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

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护理方法

1、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母乳喂养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3、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4、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

5、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什么情况下需要照蓝光

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 mg/dl)时,需要用光疗。

如果宝宝的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L(20 mg/dl)时,说明宝宝黄疸比较严重,接近引起核黄疸的危险边缘,此时需要加用光疗可以快速让胆红素含量下降,以避免因高胆红素血症引发的不良后果。

母乳性黄疸概述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渐趋明显,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

母乳性黄疸和血型有关系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照蓝光肯定是有用的, 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是发育生长良好的,并可以除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黄疸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不需要停母乳,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可以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当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时,则加用光疗,光疗退黄可以保证新生儿的营养,减轻母亲的心理负担,这时候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同样可能取得治疗的效果,所以母乳性黄疸,黄疸明显升高是需要照蓝光干预的。

相关推荐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造成的

母乳性黄疸又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是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于12%,这个是主要由于母乳喂养不够,导致摄入量不足,导致的黄疸升高。 还有一种晚发性母乳性黄疸,考虑跟母乳成分有关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明显的升高,使得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收增加,导致黄疸升高。另

母乳性黄疸全身都有黄吗 母乳性黄疸跟什么有关系

目前母乳性黄疸它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黄疸和晚发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是见于生后一周以内纯母乳喂养的正常的新生儿,这种黄疸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与母乳摄入量不足,导致胎粪排出延迟,肠蠕动减少,而使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升高,一般是建议加强母乳喂养,必要时候补充配方乳的喂养。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是生后一周以上的纯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它的发病机制推测是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含量比较高,在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收增加导致黄疸,另外纯母乳性喂养的

母乳性黄疸要停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要根据宝宝的情况看,必要时候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一般母乳性黄疸需要停奶,主要是见于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晚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一周以后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监测黄疸的情况,如果是黄疸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是不需要断奶的,如果是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建议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如果是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则建议加用光疗退黄,黄疸下降以后再继续母乳喂养,但是母乳性黄疸,首先要明确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然后可以排除其他所有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这时候才能

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吗

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主要的表现皮肤的黄染,生理性黄疸是有一个正常范围的,不同日龄、不同胎龄,它的范围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如果是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这时候就是考虑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大多是足月儿多见,出现可在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理性黄疸。 一般母乳性黄疸的峰值超过正常范围,持续时间也会超过正常的范围,所以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的一种,但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需要排除所有其他病理性因素引起黄疸升高的可能,停母乳三天左右,黄

排除病理性黄疸是关键

诊断首先要排除病理性黄疸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母乳性黄疸,鉴别是否是母乳性黄疸,首先要排除其他各种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比如溶血、感染、窒息、肝胆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根据三个特征可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 1、喂养方式:是不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 2、黄疸出现时间:母乳性黄疸为出生后一两周出现黄疸,且消褪慢,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消退。 3、胆红素升高但婴儿状态良好:母乳性黄疸一旦发生,血清胆红素的值升高,一般都超过12mg/dl,但此时婴儿精神状况、饮食仍很好,能吃能睡。 临床中可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

婴儿黄疸多久能退

婴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所致,可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不同类型的黄疸消退时间有差异,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治疗即可自动退净,而病理性黄疸需做蓝光或药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母乳性黄疸值一般多高 母乳性黄疸11要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11属于安全值范围之间,不需要停母乳和光疗治疗,建议家长们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宝宝尽快消退黄疸。 比如妈咪爱等,能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 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可防止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并可吸附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体外,加速胆红素的排出。 婴儿游泳时身体不停的运动,不仅可以让婴儿身心舒适,精神放松,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胆红素排出,让黄疸尽快消退。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宝宝全身皮肤时,触及

母乳性黄疸该如何退黄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类,一类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另一类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在生后一周以内的宝宝出现黄疸,一般是指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导致胎粪排出延迟,从而使胆红素的水平高于正常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一般这种宝宝他的体重下降比较明显,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于百分之十二,处理一般是帮助妈妈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的母乳,如果是母乳量实在不足,是建议补充配方乳,如果是黄疸的值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标准,需要干预的,则需要干预的治疗,像蓝光射退

新生儿黄疸退而复现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这个日龄的胆红素的测定正常值应该小于2~3毫克/dl,这位婴儿胆红素值又较前升高,有2种可能性:1.母乳性黄疸,2.有病理情况。如何来判断要结合婴儿的综合情况(吃喝拉撒、体检等)及有关医疗上的进一步检查。母乳性黄疸临床表现见如下: 少数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一周左右的时候黄疸非但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日趋严重,往往在生后2~3周达到高峰。但此时婴儿一般情况好,吃奶很好,体重也在上升,排黄色大便,也没有其他不适的表现。这时候就应该考虑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早期出现和晚期出现两种情况,早期出现的母乳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