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盗汗怎么办教你按摩穴位调理

盗汗怎么办教你按摩穴位调理

盗汗指的是入睡后出汗的症状,哪怕温度很低,也会出一身冷汗。同是盗汗,但每个人出汗的时间不一样,刚入睡时、沉睡中、睡至半夜出汗的都有;盗汗患者出的汗量也相差悬殊。但不管怎么样,盗汗对健康不利,需要及时调理。

盗汗怎么办?教你按摩穴位调理

西医来讲盗汗是结核,甲亢的常见症状,治疗时要注意区分。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通俗来讲盗汗就是“肾虚”的典型表现。

按摩治疗盗汗应以滋阴降火,调节阴阳为主。嘱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曲,两手掌对搓发热后,从三阴交过踝关节至大趾根外一线往返摩擦,操作至透热为止,接下来左右手分别搓涌泉穴至局部发热;后以拇指指腹正时针按揉三阴交,复溜二穴各五到十分钟,以使病人感到微微发热为好。接下来同样方法反时针按揉合谷穴五到十分钟,以使病人感到有酸胀感为好,其中按揉三阴交,复溜二穴用力方向要朝向头部,按揉合谷穴用力方向宜朝向手指远端方向。坚持治疗一个月,往往效果明显。

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肾阴虚容易出现盗汗,按揉此穴可以起到滋阴润燥,回阳救逆,消肿、利水的作用,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亦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治疗足阴经病患的重要穴位,按揉之可以补血养阴,增强治疗效果。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揉之可以起到疏风解表,通降胃肠的功效,合谷属阳,复溜,三阴交属阴,一阴一阳,一补一泻,增强盗汗治疗效果。

肾虚盗汗的按摩治疗,在手法上应该注意沉重,有力,速度不宜过快,中医讲手法快多是泻法,而手法缓则是补法,对于虚证导致的夜寐不安,盗汗不止,宜坚持“虚则补之”的原则。

教你穴位按摩调血气

1、前胸

前胸的胸腺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

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着抗病防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2、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有着很多汗腺,同时毛细血管和神经十分丰富,由此可见,腋窝是健身抗衰老的奥秘之处,经常按摩腋窝。

虽然有些人怕痒,但是在腋窝受到刺激后,会使人大小,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得到了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对于增强器官的功能有很大作用。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尤其有良效,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

3、脚底

脚底板有很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多达70多个,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脚部与大脑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平衡人体各部脏器的联系作用,因此,脚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

经常按摩脚底板,进行沐足,活跃脚底血气,多点散步或者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都有助于促进脚腿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有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盗汗按摩哪个部位 盗汗按摩的取穴原理

中医认为,不论是幼儿还是承认,盗汗的产生都是体虚所致,因此对于盗汗的按摩治疗,多取具有固本生气作用的穴位;此外,火旺也容易导致盗汗,因此,清火也是取穴的重要方向。坚持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全面调理气血,增强体质,从根本上解决盗汗问题。

盗汗按摩哪里效果最好

盗汗中医认为治疗应该是滋阴降火,调节阴阳,可以通过中医穴位的按摩来进行调理,穴位很多,主要的穴位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按揉可以起到补血养阴的作用。

第二个是涌泉,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一个腧穴,它可以连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散热生气。

第三个是复溜穴,也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因为肾阴亏虚容易出现盗汗,按揉复溜穴可以起到滋阴润燥,回阳救逆,消肿利水的作用。

最后一个是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揉合谷穴可以起到疏风解表,通降胃肠的功效。合谷属阳,复溜、三阴交属阴,一阴一阳,一补一泄,盗汗它的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教你按摩穴位治鼻炎

鼻炎这个症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是常见,它属于一种耳鼻耳鼻喉科的疾病,鼻炎就是鼻子发炎了,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出现鼻炎我们要积极的治疗,那么鼻炎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缓解鼻炎的按摩疗法。

1、百会穴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迎香穴

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保护视力

走在路上,随时可以看到近视戴眼镜的人群,近视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甚至很多小学生也患上了近视,保护眼睛预防近视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保护眼睛我们可以做眼保健操,另外,也可以按摩医学穴位来保护视力。

一、捏拇指——明眼穴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头昏脑胀,眼睛酸胀、视物模煳,是办公族常出现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且用眼过度,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按按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捏手腕——养老穴

养老穴有清头明目,舒筋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揉此穴,对缓解近视眼、老花眼都有好处。

要找准养老穴,手背朝上,以此状态观察手腕的小指侧,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

手指触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缝,养老穴就在裂缝中。还有一种取穴方法,把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另一只手的食指点在手腕关节高出的那块骨头上,然后手往里一翻,食指就跑到一条缝里,此缝就是养老穴。

此外,手腕处还有内关穴,对缓解视疲劳也有好处。工作间隙,可用手指轻轻捏手腕,清脑明目,方便又有效。每天早晚各指压10次至20次即可,这样反复指压,3个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会消失,眼疾也会慢慢得到缓解。

产后出汗用什么按摩治疗

产妇在产后一周时间内,有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新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产后盗汗。但是如果这种大量出汗的现象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这就属于病理性产后盗汗,需要通过饮食或按摩调理治疗。上面我们讲了产后盗汗的饮食调理,那么产后盗汗用什么按摩治疗呢?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因为产后盗汗和妈妈自身体弱有关系,因此,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刺激穴位,从而缓和产后盗汗的情况。

1、足底部反射区

按摩部位: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教你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2、太冲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保护视力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头昏脑胀,眼睛酸胀、视物模煳,是办公族常出现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且用眼过度,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按按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夜间盗汗怎么办

出汗流在外面的就是阴,就出现邪经外泻的情况就是盗汗。所以说盗汗的根本原因就是阴虚,如果阴虚我们就要滋阴,人的一生阴的根本在肾,肾阴是人的一身之阴。所以我们选两个滋肾阴、降虚火、安神的穴位就可以了。

盜汗怎么办?又该用哪些穴位治疗呢?

足少阴肾经的走行,从足跟后方由下向上走行。我们选两个穴位。治疗盗汗的第一个穴位:太溪穴。

第一个部位:太溪穴

太溪穴取穴方法:在足内踝高点和跟腱后缘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就是脏腑本源之气输注流始的部位,太溪穴可以直通于肾,调节肾中精气的盛衰。

太溪穴的按揉方法:点揉太溪穴的时候以轻揉的方法为主,时间可以比较长,按揉的力度要轻柔缓和,逐渐让力量渗透进去,起到一个滋阴补益的作用。

第二个部位:照海穴。

取穴方法:找到我们的足内踝,在内踝高点往下,大约半寸距离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在小小的凹陷之内,明显凹陷处就是照海穴。照海穴和太溪穴搭配起来效果特别好。照海穴的作用就是泻肾浊、泻虚火(清虚火)。

照海穴的按揉方法:照海穴由于在小小的凹槽内,所以我们点揉照海穴位的时候,把手指侧起来用指尖去点揉它,力量可以稍微大一点,照海穴可以起到清降虚火的作用。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阴虚而有热才会出汗,照海穴是帮助我们清热的,太溪是帮助我们滋阴的,两个穴位都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配合在一起治疗这种夜间盗汗的症状效果很明显。

第三个部位:揪揉双耳——全身受益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可强肾。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宜,不要超过10分钟。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具有保健作用。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有的说,没有效果。有的说胡编乱造。在这里小编表示很伤心。中医本身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穴位可以很形象的说是节点。每个链接的节点。你按揉的时候感觉下,所谓是“通则不痛,通则不痛”。如果你有压痛,肯定是身体对应的部位出现了问题。中医养生,包括穴位治疗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效果肯定是立竿见影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相信大家都会经历过,感冒的时候头晕脑胀的,揉揉头两侧的太阳穴很快就减轻了。但是要想好,却需要一个过程。记得,坚持是中医的精髓…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预防老花眼

一、捏拇指——明眼穴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头昏脑胀,眼睛酸胀、视物模煳,是办公族常出现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且用眼过度,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按按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捏手腕——养老穴

养老穴有清头明目,舒筋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揉此穴,对缓解近视眼、老花眼都有好处。

要找准养老穴,手背朝上,以此状态观察手腕的小指侧,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

手指触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缝,养老穴就在裂缝中。还有一种取穴方法,把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另一只手的食指点在手腕关节高出的那块骨头上,然后手往里一翻,食指就跑到一条缝里,此缝就是养老穴。

此外,手腕处还有内关穴,对缓解视疲劳也有好处。工作间隙,可用手指轻轻捏手腕,清脑明目,方便又有效。每天早晚各指压10次至20次即可,这样反复指压,3个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会消失,眼疾也会慢慢得到缓解。

相关推荐

失眠穴位按摩睡个好觉

失眠按摩穴位有:神庭、神门、内外关、三阴交 、太冲等穴。 内关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保护心脏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腰部疼痛等病症。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

缓解感冒嗓子疼的穴位

1、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穴位对感冒、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 2、大椎 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按摩穴位对感冒、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

利尿最快的方法如下 按摩利尿穴位

按摩身体上的一些利尿穴位也有非常好的催尿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安全无副作用,还能慢慢调理身体的排尿功能,推荐按摩以下利尿穴位: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能主治 通调水道、理气止痛,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按摩方法 (1)点按 采用点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压在水分穴的位置,使用一定的力量向下按压,会感到较明显的酸胀痛感,保持5-6秒后松开,休息2-3秒后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水分穴5-10分钟。 (2)按揉 也可以使用按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压在水分穴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小儿盗汗特效推拿穴位

按摩心经穴分为泻法和补法,一般多用泻法,即从中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有清心退热的作用。 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末节,按摩肾经穴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肾顶穴在小指掌面末端处,按揉肾顶穴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缓解小儿盗汗有一定作用。

4个穴位缓解感冒嗓子疼

1、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穴位对感冒、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 2、大椎 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按摩穴位对感冒、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 3、足三里 膝眼下3寸,先屈膝,将一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之点外侧旁开1寸处即是此穴位

按摩哪里对肾脏好 按摩复溜穴

位置:在太溪穴上2寸,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一切按摩方法皆可。 按摩功效:按摩复溜穴具有治疗肾脏疾病,腰痛的作用,对尿毒症的氮质血症也有效,还可以治疗盗汗,水肿,腹泻等。

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肺俞穴治疗咳嗽喘逆

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按摩穴位有清热理气,解表宣肺之功效,主治咳嗽,胸满喘逆,头项强痛,盗汗,自汗,肺痿,喉痹,呕吐等病症。配伍中府按摩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小儿盗汗按摩哪里 小儿盗汗按摩部位

按摩心经穴分为泻法,补法,一般多用泻法,即从中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有清心退热的作用。 腧穴定位:在中指掌面末节。 按摩手法:由中指掌面末节指纹起向指尖直推,力度不宜过重,推5分钟。 按摩肾经穴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小指掌面末节。 按摩方法:自小指指尖向掌指关节横纹直推,力度适中,推3分钟。 揉肾顶穴能瘦脸元气,固表止汗,对缓解盗汗有一定作用。 腧穴定位: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小指末端处,力度适宜,按揉4分钟。

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

按摩三个穴位如何补肾

对于老年人来说,肾脏随年龄增长呈现衰老、肾气亏虚。中医上,按摩三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