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便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便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始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

临床表现

多数慢性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则在原有规则的排便习惯下,无特别的原因,于短期内发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直肠和结肠的癌肿。伴有剧烈腹痛、呕吐或便血者,则应考虑急性肠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体检常可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痉挛的肠管或粪块,但在排便后则消失。肠梗阻者则常有腹胀、腹痛、肠型及肠蠕动波。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的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2.症状与体征

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闻及呈高调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左下腹扪及活动度较大的索条状或腊肠状肠管时,应疑及是乙状结肠痉挛。

3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脐周或中、下腹部隐痛时,多提示为肠结核或腹腔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变。

4下腹部或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用力解出坚硬而粗大的粪团后胀痛减轻,多提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刺激减弱;左下腹隐痛不适,解出呈栗子状的坚硬粪团后,隐痛缓解,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也可诱发肠道外的并发症 ,如脑卒中、影响大脑功能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 ,思维迟钝、性生活障碍等。在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

便秘鉴别诊断

1.结肠梗阻性便秘

(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2)结肠肿瘤,肠粘连等慢性肠梗阻者,起病较缓慢,便秘呈逐渐加重,少数左半结肠癌患者大便还可变细;如系急性肠梗阻者,则起病多较急骤,病情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便秘更为严重;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肠病患者,也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恶心与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但患者常有血便。

(3)腹部平片如发现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4)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癌肿等病变。

2.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

(1)便秘常受到情绪紧张或忧虑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有阶段性的腹泻史,仅少数患者只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2)钡剂灌肠检查有时可发现部分肠段呈痉挛性改变,但肠壁光滑。

(3)结肠镜检查有时发现肠镜通过痉挛肠管时较困难,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张力减退性便秘

(1)多见于老年人,有内脏下垂,或长期营养不良者,便秘系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所致,其中不少患者有长期使用泻剂史。

(2)口服钡剂检查时,见钡剂通过小肠,结肠的时间明显延长。

(3)结肠转运时间测定,通常采用Bouchoucha方法,测定不透X线的标记物在结肠的通过时间(DTT),当标记物在72h后仍未排出体外时,可考虑为慢传输型便秘。

(4)结肠镜检查常无器质性病变。

4.直肠性便秘

(1)多因有肛裂,瘘管,痔核等肛周病变,患者大便时有疼痛感,故而惧怕大便,久而久之缺乏便意,排便反射迟钝而发生便秘,使大便积聚在直肠内,每次大便较粗大且坚便,有时大便外面带有鲜血。

(2)少数患者大便干结如栗子状,同时有左下腹隐痛,多系乙状结肠痉挛所致。

(3)肛诊时可发现肛周痔核,肛裂及肛瘘等病变。

(4)钡剂灌肠时可见到痉挛的结肠呈狭窄状,但肠壁光滑无缺损。

(5)直肠,肛门内压力测定及直肠内肌电图测定,当压力或肌电图出现异常,则有利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

(6)结肠镜检查除见到肛周病变外,直肠及上端结肠均无器质性病变。

小儿便秘诊断鉴别

小儿便秘诊断鉴别

诊断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病史:

(1)喂养史:

注意食物的成分、食物的量是否适宜。

(2)排便训练:

应详细询问小儿是否经过排便训练,从多大年龄起即能有意控制排便,家长是否定时予以督促检查、还是放任自流。

(3)是否经常使用润滑剂或灌肠:

家长处于焦虑心情,对患儿便秘进行过多干预,经常使用润滑剂、导泻剂、手指扩肛或灌肠,这些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充胀,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而致便秘。

(4)药物因素:

近期有无药物因素,如服用钙剂、阿片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胆碱剂和抗痉挛的药物等,皆可引起便秘。

(5)精神因素:

如强迫厕所训练的历史,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均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

有些患儿经常出现保留大便的行为,过度控制大便可致肠功能异常。

此外,还有些家长,因小儿不能控制排便,经常弄脏内裤而就医,应仔细追问是否有上述各种导致便秘的因素,不可轻易诊断为大便失禁或腹泻。

便秘

新生儿生后24h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小儿便秘诊断鉴别

诊断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病史:

(1)喂养史:

注意食物的成分、食物的量是否适宜。

(2)排便训练:

应详细询问小儿是否经过排便训练,从多大年龄起即能有意控制排便,家长是否定时予以督促检查、还是放任自流。

(3)是否经常使用润滑剂或灌肠:

家长处于焦虑心情,对患儿便秘进行过多干预,经常使用润滑剂、导泻剂、手指扩肛或灌肠,这些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充胀,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而致便秘。

(4)药物因素:

近期有无药物因素,如服用钙剂、阿片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胆碱剂和抗痉挛的药物等,皆可引起便秘。

(5)精神因素:

如强迫厕所训练的历史,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均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

有些患儿经常出现保留大便的行为,过度控制大便可致肠功能异常。

此外,还有些家长,因小儿不能控制排便,经常弄脏内裤而就医,应仔细追问是否有上述各种导致便秘的因素,不可轻易诊断为大便失禁或腹泻。

便秘

新生儿生后24h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便秘诊断方法有什么

1.肛门直肠指检

肛门直肠指诊不仅是检查有无直肠癌的重要的方法,也是判断有无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用手法。尤其是增强的括约肌张力,力排时括约肌不能有所松弛,反而更加收缩紧张,提示长期极度费力排便,导致括约肌肥厚,同时在力排时处于矛盾性收缩。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

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4.肛门直肠测压

能提供有无引起便秘的肛门直肠局部机制,例如在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出现矛盾性收缩,提示有出口梗阻性便秘;向直肠气囊内注气后,如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缺如,则提示有Hirschsprung’s disease;以及直肠壁粘膜对气囊内注气后引起的便意感、最大耐受限度的容量等,能提供直肠壁的排便阈值是否正常。

5.粪便检查

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

便秘诊断和鉴别诊断

便秘鉴别诊断

对于便秘诊并不困难,由于便秘的病因较多,因此应区别便秘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病因有:习惯性便秘、神经系统病变、结肠肿瘤等,急性便秘多由于急性感染或由肠梗阻引起。

(一)习惯性便秘

病史中一般有偏食、不吃蔬菜或饮食过于精细的习惯或自幼未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厕所不方便或工作环境对排便不便、情绪紧张对习惯性便秘也有影响,体格检查x线造影或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可诊断为习惯性便秘。

(二)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类型:①结肠痉挛主要引起慢性腹痛和便秘;②慢性间断性无痛性水泻;③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便秘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有:①慢性腹痛伴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②患者在乙状结肠区常有间歇性腹绞痛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③体格检查可在左下腹们及充满粪便和痉挛的乙状结肠有轻压痛肛门指检直肠壶腹部无粪块;④患者常伴烧心,腹胀,腰、背酸痛,软弱无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诊断要点:①具有上述临床特点;②x线钡剂造影或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仅有乙状结肠痉挛;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③在左下腹们及肿块应与结肠癌相鉴别采用灌肠或其他方法令患者排便排便后肿块消失其肿块为干结的粪便。

(三)泻药性肠病

泻药性肠病是指患者由于便秘或直肠肛门病变造成排便困难患者为了排便通畅开始应用泻药长期应用造成排便对泻药的依赖性称为泻药性肠病。

诊断要点:①患者有因便秘或排便困难长期频繁应用泻药史;②除外内分泌直肠肛门等器质性便秘可考虑为泻药性肠病如没有服药史不能诊断泻药性肠病。

(四)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有资料表明大肠癌l/3以上在直肠,2/3的癌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1.主要临床特点①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②便血尤其是排便后出血是大肠癌常见的症状;③可有腹部持续性的隐痛便秘与里急后重常同时存在;④浸润型大肠癌易发生肠梗阻;⑤腹部检查和肛门指检有时可触及肿物。

2.诊断依据①40岁以上的患者有以上的临床表现;②便潜血持续阳性而无胃病证据;③腹部检查沿结肠部或直肛检查发现肿块1④癌胚抗原可升高但无特异性;⑤钡剂造影及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

便秘检查诊断

一、医技检查

1、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有红细胞、白细胞。

2、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蠕动)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4、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二、诊断依据

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以上l次),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辨证分型:

1、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2、气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舌苔薄腻,脉弦。

3、虚秘

(1)气虚: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舌淡嫩,苔薄,脉虚。

(2)血虚: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涩。

4、冷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5、诊断: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便秘有什么诊断标准

由于个体差异,不能以排便周期和次数作为便秘诊断标 准。需根据以下三个标准,结合本人平时排便习惯,明确诊断。(1)排便周期延长,秘结不通,排便频率减少,在不使用泻 剂的情况下,每3~4天或更长的时间排便一次。(2)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燥,量少且硬,排出艰难,常有直 肠胀感。(3)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常有排便不净感。

便秘怎样诊断

一、功能性便秘症状主要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表现为平时排便顺畅的人,出现暂时性的排便困难情形。通常发生于不吃早餐、摄食量过少、偏食等人群。此处,工作忙碌、水份摄取不足、生活环境变化、焦虑、月经、妊娠等,也都是排便困难的原因。只要将上述原因排除,马上就会恢复正常。

二、急性器质性便秘症状主要是由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急性的排便困难,其代表有肠梗阻和肠扭转。除排便困难外,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常会伴随剧烈的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因为是脏器的异常所致,所以称之为器质性便秘,必须尽快去医院诊治。

便秘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一般根据病史及症状即可确依。辅以便常规,胃肠x线,肠道内窥镜,粪便磷酸盐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功能性便秘还是器质性便秘。

便秘鉴别诊断

对于便秘诊并不困难,由于便秘的病因较多,因此应区别便秘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病因有:习惯性便秘、神经系统病变、结肠肿瘤等,急性便秘多由于急性感染或由肠梗阻引起。

(一)习惯性便秘

病史中一般有偏食、不吃蔬菜或饮食过于精细的习惯或自幼未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厕所不方便或工作环境对排便不便、情绪紧张对习惯性便秘也有影响,体格检查x线造影或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可诊断为习惯性便秘。

(二)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类型:①结肠痉挛主要引起慢性腹痛和便秘;②慢性间断性无痛性水泻;③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便秘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有:①慢性腹痛伴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②患者在乙状结肠区常有间歇性腹绞痛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③体格检查可在左下腹们及充满粪便和痉挛的乙状结肠有轻压痛肛门指检直肠壶腹部无粪块;④患者常伴烧心,腹胀,腰、背酸痛,软弱无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诊断要点:①具有上述临床特点;②x线钡剂造影或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仅有乙状结肠痉挛;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便秘;③在左下腹们及肿块应与结肠癌相鉴别采用灌肠或其他方法令患者排便排便后肿块消失其肿块为干结的粪便。

(三)泻药性肠病

泻药性肠病是指患者由于便秘或直肠肛门病变造成排便困难患者为了排便通畅开始应用泻药长期应用造成排便对泻药的依赖性称为泻药性肠病。

诊断要点:①患者有因便秘或排便困难长期频繁应用泻药史;②除外内分泌直肠肛门等器质性便秘可考虑为泻药性肠病如没有服药史不能诊断泻药性肠病。

(四)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有资料表明大肠癌l/3以上在直肠,2/3的癌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

1.主要临床特点①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②便血尤其是排便后出血是大肠癌常见的症状;③可有腹部持续性的隐痛便秘与里急后重常同时存在;④浸润型大肠癌易发生肠梗阻;⑤腹部检查和肛门指检有时可触及肿物。

2.诊断依据①40岁以上的患者有以上的临床表现;②便潜血持续阳性而无胃病证据;③腹部检查沿结肠部或直肛检查发现肿块1④癌胚抗原可升高但无特异性;⑤钡剂造影及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

便秘的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通过相应的检查尽可能明确导致便秘的原因。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鉴别诊断:

原发性便秘:

是指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均属原发性便秘。

单纯性便秘:

常见于进食过少、食物残渣不足,由于缺乏纤维,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改变、长途旅行等而忽视日常便意,未能及时排便;滥用强泻药,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泻药的依赖性。

特发性便秘:

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病因至今还不清楚的顽固性便秘,又称为特发性便秘。

一时性便秘:

可能是因为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或精神紧张、烦恼所暂时引起的便秘,或者由于食量减少,胃或结肠的排便反射不够充分引起。

顽固性便秘:

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是属于功能性的肠胃障碍,也就是找不到身体上实质的病变,多起因於紧张,压力大,肠胃蠕动失调,或者有便意忍便,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习惯性便秘。

婴儿便秘(constipation):

是一种常见病症,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新生儿生后24小时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长期便秘的人,面色昏黯、臃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病态面容。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等。

继发性便秘:

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就称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具有便秘症状的疾病较多,诊断时主要依据问诊与临床检查,特别是观察排粪及粪便情况,即可进行类症鉴别,必要时进行直肠检查和药物性诊断,有助于确诊。

痉挛性便秘:

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其特点是便秘―腹泻交替,或者是长期腹泻。

产后便秘:

产妇产后饮食如常,但大便数日不行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是最常见的产后病之一。症状有粪便量少,干硬、次数减少等,轻者可无其它症状。部分顽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个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门直肠压迫感,蔌有排便不净感,便意频发。亦可有会阴、臀、大腿后面和髋关节附近区域的钝痛,并于排便后消失。

在并发有痔疮、肛裂、肛周溃疡的乳头炎者,可出现肛门灼痛和便血。有时亦可有头昏头痛、厌食、口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另外可有各种器质性病变相应的临床症状。

儿童便秘诊断

功能性便秘是指没有明确病因,不合并解剖结构或形态学异常的慢性便秘。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目前大多依靠症状和查体,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对儿童功能性便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统一标准,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断还一直借用国外儿童的标准。

诊断特发性便秘之前,应首先将具有便秘症状的其它器质性疾病排除,同时应对特发性便秘的不同病理类型进行详细区分,这样才能使治疗有的放矢,提高疗效。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有针对性进行辅助检查和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对诊断特发性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一、症状采集

1.询问病史:询问病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患病情况:包括起病时间、持续时间、起病诱因、加重或减轻疾病的因素等。

②疾病程度:包括大便的次数、性状、形状、硬度等,是否混有血迹或脓性分泌物,排便是否困难,是否存在便意,便后是否有不净感,能否区别排气与排便,是否有抑制排便,排便恐惧,是否有污便、便失禁等。

③伴发症状:是否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瘦、体重不增、恶心、呕吐、乏力和尿失禁等。

④饮食情况:饮食成份是否合理,是否偏食,饮水量多少,较小婴儿应询问是母乳还人工喂养,是否添加辅食等。

⑤治疗经过:是否经过治疗,何种治疗,是否进行排便训练,是否使用泻药,疗效如何等。

⑥心理因素:是否焦虑、多动、抑郁,参加社会活动情况,学习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等。

⑦既往史:既往患病史、手术史、用药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如果有条件,最好让患儿写排便日记,记录排便情况。Plas将利用回忆追问病史方法与写排便日记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发现在污便次数和排便次数方面追问病史法很不准确,再加上小儿病史常常是母亲代述,准确性就更差

肠易激综合症诱发的便秘诊断标准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症诱发的便秘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种。(1) 便秘会受到情绪紧张或忧虑等心理因素影响。患者常有阶段性腹泻史,仅少数患者只以便秘为主要表现。(2) 钡剂灌肠检查有时可发现部分肠段呈痉挛性改变,但 肠壁光滑。(3) 结肠镜检查有时发现肠镜通过痉挛肠管时较困难,且 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便秘如何诊断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的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2.症状与体征

(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闻及呈高调 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左下腹扪及活动度较大的索条 状或腊肠状肠管时,应疑及是乙状结肠痉挛。

(3)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脐周或中、下腹部隐痛时,多提示为肠结核或腹腔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变。

(4)下腹部或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用力解出坚硬而粗大的粪团后胀痛减轻,多提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刺激减弱);左下腹隐痛不适,解出呈 栗子状的坚硬粪团后,隐痛缓解,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

相关推荐

痉挛性便秘的鉴别诊断

顽固性便秘: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 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 ,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应及早去医院查明便秘的原因对症治疗。 习惯性便秘主要是生活、饮食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对其治疗如果不纠正这些起因,治疗效果往往较差。药物治疗只是临时之举,长期依赖泻药只会逐渐加重便秘程度,生活调摄才是根本治疗。

便秘诊断方法有哪些

急性便秘的检查化验: 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有红细胞、白细胞。 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2、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X线钡剂灌肠检

便秘诊断方法

1.病史 应详细的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2.症状与体征 (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闻及呈高调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

慢性便秘症状诊断

慢性便秘症状诊断 多数慢性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1999年世界胃肠病会议制订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将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定为: 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3个月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1)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费力; (2)少于1/4的时间内有有粪便干结; (3)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不尽感; (4)少于

顽固性便秘的鉴别诊断

顽固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是指一种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但也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只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应及早就医并查明便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顽固性便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 顽固性便秘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② 顽固性便秘的实质是慢性的不全性的肠梗阻,因其梗阻部位不同,而分类为结肠型、直肠型、混合型。 ③ 顽固性便秘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亦及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 ④ 顽固性便秘不是功能

如何诊断便秘引起的便血

一、排粪造影检查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二、肌电图测定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三、直肠指诊肛门松驰,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症等疾

便秘的检查及诊断

中国有句习语是这样说的“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饮食的需求也是以提升,各种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肆意大吃,结果就是引发各种肠胃疾病。今天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便秘及其检查和诊断便秘的检查 在便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

宝宝便秘诊断检查

结肠梗阻性便秘 (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2)结肠肿瘤、肠粘连等慢性肠梗阻者,起病较缓慢,便秘呈逐渐加重,少数左半结肠癌患者大便还可变细;如系急性肠梗阻者,则起病多较急骤,病情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便秘更为严重;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肠病患者,也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恶心与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但患者常有血便。 (3)腹部平片如发现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4)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癌肿等病变。 2、肠易激综合征(便秘

小儿便秘如何鉴别诊断

新生儿生后24h未排出胎便,高度怀疑消化道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如拍立位腹部平片等。婴儿生后即开始便秘,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钡灌肠检查除结肠扩张外,可见有节段性狭窄,而慢性便秘则结肠全部扩张。对儿童便秘也要进行详细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和神经性或器质性梗阻鉴别。

功能性便秘如何诊断

功能性便秘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与药物影响基础上,且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 2 项或 2 项以上: ①至少 25% 的排便感到费力; ②至少 25% 的排便为干球状粪或硬粪; ③至少 25% 的排便有不尽感; ④至少 25% 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 ⑤至少 25% 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⑥排便次数<3 次 / 周; (2)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 同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