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与耐药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许多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情稳定后思想放松,不按时吃药、不按时随访,依从性由良好变差,CD4+T从稳定或正常到降低,甚至出现了与艾滋病有关的机会性感染等,致使治疗失败,而经检测均存在耐药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控制艾滋病感染的病程、降低患者病死率、延长生存期、降低其传染性的有效办法。目前我国用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有3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种类少,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限。融合酶、整合酶抑制剂尚未应用

  • 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都有什么

    1、蛋白质类药物干扰素:蛋白质类抗病毒药物中多为利用重组dna手段生产的人体内的固有免疫蛋白质,其中上市最早、也是用量最大的是α干扰素。干扰素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治疗丙肝的蛋白质类抗病毒药物。我国从1995年开始生产干扰素,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国内已形成年产2500万支的能力,其中50% 的产量被用于治疗乙肝和丙肝。 2、核苷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代表品种为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和更昔洛韦等。其中,利巴韦林作为核苷类老产品对丙肝病毒具有较强阻断复制作用。尤其是将利巴韦林与α-2b干扰素配

  • 哪些人应暂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有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的应先治疗原有疾病使其能够耐受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正处于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期,原则上应先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至少2周后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有严重的神经和精神疾病者;生活不能自理而又无监护人的及本人不愿意服药和依从性不好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