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发热的症状

新生儿发热的症状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汗腺组织发育也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强度均较成人差许多,因此在保暖过度、包裹过多、或在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大于30度)时,即可引起新生儿体温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儿,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又未给孩子饮水或喂其他乳制品,而环境温度又较高或包裹较多,孩子就会出现体温升高、脱水、体重下降、尿少、烦躁不安等表现,称为新生儿脱水热”。

最危险的是,在冬春寒冷季节,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孩子穿衣捂被过多,甚至把头面部也紧紧包裹捂盖,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使孩子体温一直上升大于40度,引起惊厥(或称抽搐),重者昏迷,称为捂被综合症”。

新生儿发热也有一些是因疾病所致,特别是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除可引起发热外,还应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家长应仔细观察,如:精神不好或烦躁不安,吃奶减少或拒奶、呛奶,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体温高而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甚至出现面色发青、呼吸暂停、惊厥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防止宝宝发烧感冒方法

小宝宝们出现感冒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冬季马上来临,出现感冒发烧的宝宝很多,防止宝宝发烧预防是很关键的,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防止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 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 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腔温度高,哺乳时母亲奶头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 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 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 于小儿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办法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育儿金点子: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新生儿发生发热症状,一定要去及时去医生诊治,否则后果则很严重。

防止新生儿感冒

病症: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于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去找医生,在感冒有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要使用抗菌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孩子自行“治疗”。

育儿金点子: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要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小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

宝宝感冒发烧,可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妈妈们要注意做一些清淡的食物给宝宝吃。

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很多新生儿都曾患这种疾病,患病原因多为室温过高、摄入水量不足、病毒感染等。发病时,新生儿体温会比正常婴儿高。经测量后,发现新生儿腋温为37℃以上,若不立刻治疗,高热会损伤新生儿大脑。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重护理。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

日常,如果新生儿发热,家长很容易在第一时间知道。因为家长会经常抚摸新生儿的额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新生儿很容易因被包裹得太严实而发热,发热后喉咙干燥,不想吸食奶水,而且经常哭闹,由此家长就很容易发现新生儿的异常现象。新生儿发热后,家长要立即用湿毛巾敷新生儿的头部,待头部温度有所下降后,再用温水帮新生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水温过高会烫伤新生儿,水温太低会加重疾病。若此方法无效,家长就应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让新生儿服用退烧药。

新生儿退烧后,家长还要注意加强护理,以防再新生儿再次发热。护理的方法有将室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室温超过25度,就要适当降温,若室温低于10度,就要给新生儿添衣。若新生儿被衣服包裹得太严实,体温太高,家长就要适当解开衣服。日常,家长还要多喂温水给新生儿喝,补充体液,体液不足也会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热护理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知大家答案。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发热的界定

体温升高在新生儿群体中比较常见,正常新摄入的肛温为36.2~37.8℃,腋下温度比肛温低,在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就成为发热。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差。当体温超过40℃时间较长时,可产生惊厥及永久性脑损伤。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一、物理降温法

1、冷敷: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3、环境降温: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宝宝散热。不要把宝宝捂得死死的,将宝宝的包被解开或脱去衣服都有助于散热。

4、温水擦身:温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体内的热量可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宝宝对疼痛的感觉,使组织松弛,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妈妈先将开水放凉至32℃-36℃的水,将毛巾浸湿后擦试宝宝全身皮肤。擦完一遍后可稍停一会,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完再擦第二遍,直到体温明显下降。谨记不可使用稀释酒精给宝宝擦浴,会导致宝宝体温下降过快。

5、洗温水浴:给宝宝希格温水澡也有助于退热。也可采用温水混合器法将宝宝置温水盆中,水温以38℃为宜,用左手臂托住宝宝的头及肩部,要将宝宝的头露出水面,斜卧在贫中,5-10分钟后将宝宝抱出,将身上的水擦干,用单子包好,半小时后测体温。但要注意早产儿和体重过轻儿不可用洗浴的方法。

二、药物退热法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阿鲁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酰氨基酚等。给新生儿用退烧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扑热息痛口服每千克重 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每千克体重8-10毫克;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宝宝,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安乃近点鼻子,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25%的安乃近稀释1倍后滴鼻,如2-6个月宝宝每次可滴5-10滴。

对于高热持续不退的宝宝,也可用中药紫雪散。妈妈最常用的退热药是美林,即布洛芬混悬液,用量0.25-0.5ml/kg/次,6-8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 2-3岁用5毫升/次。三岁以下小婴儿最好用泰诺林,0-3个月用0.4毫升/次,4-11个月用0.8毫升/次,12-23个月用1.2毫升 /次,24-36个月用1.6毫升/次。

注意: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宝宝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个小时,急于退热,一次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使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导致虚脱。有些宝宝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切勿滥用退热药。最好先带宝宝看过医生,根据医嘱取药给宝宝服用,切勿自行买药给宝宝送服。

另外,发热的宝宝应卧床休息,减缓体力流失。发热的宝宝,以利于降温。妈妈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心慌、腹痛、腹泻、头痛、呕吐、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如何预防新生儿发热

妈妈平时应多感受一下宝宝的体温,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宝宝正常的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嘴唇轻触孩子的额部,看有无有发热感。由于发热时患儿口腔温度高,妈妈在哺乳时可感觉是否奶头有灼热感。

新生儿发热的处理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新生儿发热退热方法

1、冷敷

所谓的冷敷就是通过对新生儿身体致冷的方法,让新生儿的身体的各个地方或者是某一个地方进行冷敷,使其体温下降。

冷敷的原理是,开始时将身体局部致冷,使该部位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至全身,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

用橡皮布、塑料薄等不透水的物质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将冰袋代放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宝宝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宝宝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

但是一定要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退热,更加方便。

2、适当吹风

发热了并不代表要捂严实,给宝宝适当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帮助退热。但注意不能对准宝宝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宝宝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

吹风法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宝宝才能使用。

新生儿发热如何判断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6℃,下午 36.7℃,夏季上午36.9℃-36.95℃,下午37℃。当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时,可使新生儿体温暂时升高到37.5℃左右,甚至偶达38℃;相反,若宝宝饥饿、体内热量低,还有一些体弱的病患儿处于少动状态或保暖条件不佳则体温可降为35℃左右,临床上称体温过低或体温不升,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判断宝宝是否发热的最好办法就是测量体温。测体温的方法亦影响所测真实体温数值,如试体温的时间和条件不同,所测出得体温数值有差异,如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测得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测腋表者最低,肛表者最高。测腋温应以5分钟为准,不宜超过10分钟以上,过久所测体温有渐增趋势。若口腔、肛门内有局部炎症时测得数值较高,而在寒冷环境中用腋表所测得数值可偏低,因此,对可疑发热的宝宝,妈妈应根据环境变化,认真核对体渐测量的准确性。

发热可分为四类:低热:小于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大于41℃。由于新生儿对发热的耐受力较好而表现反应不多,有时感冒时体温可突然升高达40℃左右。较大的宝宝体温会趋于稳定状态。若宝宝体温突然升高,身体状况较差没有精神,往往反映有较严重疾病发生,若发热2周以上或反复体温升高时,妈妈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认真查明原因,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

发热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人体对于身体异常状况的一种抵御反应。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而且新生儿抵抗力差,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

新生儿感染性发热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由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导致散热困难;或者由于家长包裹过多衣物导致散热系统异常等。

大量失血或失水:若受到外伤宝宝大量失血时,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多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出现,如使用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后过敏。

中枢调节失调: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完全,会发生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其他原因:如脱水热。脱水热是由于喂水不够导致宝宝严重缺水,发热现象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果新生儿出现核黄疸、颅内出血等均可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热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fever),进一步应明确发热的原因,首先除外各种感染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般容易诊断,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测肛温的缺点是偶可引起肠穿孔,这种情况极少见,如操作谨慎轻柔,完全可避免,测量皮肤温度的优点是能及早发现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引起的体温过高,对新生儿的干扰很小;缺点是探头不易固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弥补的方法是用双面胶将探头固定在皮肤上,上面覆盖反光片,腋温的优点是对新生儿干扰很小,受外界影响也小,兼有肛温和皮温的优点,因此,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监护,腋温接近深部体温,一般情况下较肛温低,若机体受寒冷刺激,棕色脂肪分解增加,此时腋温偶可比肛温高。

测量体温的间隔时间需视新生儿体温是否稳定和所使用的方法而定,如用热敏电阻为探头的电子体温计,温度探头可固定在新生儿身体某一部位作为体温监护,随时可从数字屏幕上得知体温读数,如用间断测温法应注意勿过频,临床常用的水银柱玻璃体温计,价格低廉且较准确,用于新生儿应另外设计低温读数,可以测得低于35℃的低体温。

鉴别诊断

1.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发热由疾病引起还是环境因素引起有时很难区别,测定深部体温和周围体温之差如肛温-指(趾)温差,有助于区别,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周围血管扩张,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减少;由疾病引起的发热,周围血管收缩,肢体变冷,增加了肛温与周围体温差,如深部温度与周围温度差超过1.6℃,提示发热由疾病引起。

2.新生儿脱水热 、应注意与围生期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颅内出血引起的发热区别,脱水热表现为发热,烦躁,哭闹,尿少,皮肤潮红;将患儿置于低温度环境中,补充水分后体温即可降至正常。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分析 散热障碍

如果新生儿患有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等导致散热障碍的疾病,会引起新生儿发热;此外如果出现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可导致长期发热。

新生儿发烧的病因

1.环境因素引起。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可引起新生儿温度迅速升高。

2.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3.新生儿感染引起。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新生儿感染都会有发热,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并不表现发热而是低体温。

4.新生儿体温升高也可由新生儿代谢率升高引起,如骨骼肌强直和癫痫持续状态。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儿,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

别把宝宝暑热症当作感冒来治

宝宝发烧不一定是感冒

夏季,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各项检查项目均正常,宝宝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现象,并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医生通常就诊断为暑热症,也称夏季热。

“暑热症”是婴幼儿在夏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热证,它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体温一般在38 ~40 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这种病也就自然告退。

暑热症“中意”3岁内宝宝

发生暑热症的,多是3岁以下的宝宝,因为他们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体温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汗腺功能也不足,出汗少而不容易散热。

暑热症的病症很有特点,热度很少超过40 ,通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很多宝宝发热规则是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患过暑热症的宝宝,容易每年都发生。

碰上宝宝发烧别急着喂退烧药

看到宝宝发烧,家长们都很担心,通常是马上给宝宝服药,把体温降下来。这种对策,对一般的细菌或病毒性感冒有效,但对暑热症却没有效果,因为其发病原因不一样。

退烧药的机制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促进汗液排出,加速体温下降。但如此免疫系统未被唤醒,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很多宝宝使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发烧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反复如此。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动辄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甚至加重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发烧,绝对不可随意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改变,过热、着凉等都可以引起发烧,若随意用药物降温,对宝宝今后的健康将有莫大的影响。

因此,夏日宝宝出现感冒症状或暑邪所表现的上述症状时,家长不可随意给宝宝吃退烧药。

相关推荐

夏季宝宝如何应对暑热

夏季,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的体温时高时低,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宝宝感冒了。是真的感冒了吗?答案是:不一定,有可能是宝宝患了“暑热症”!有些宝宝的反复“发烧”与感冒等病毒和细菌真的没有关系,他们有可能患的是“暑热症”,一般的感冒退烧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和家长们一起来了解“暑热症”吧。 夏季,有些宝宝会出现长期发热,既不是外感,又找不出其他原因,各项检查项目均正常,宝宝表现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外,还有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现象,并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在排除感染性疾病后

新生儿发热当心是肺炎

一、轻型支气管肺炎。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二、重型肺炎:除轻症肺炎之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母乳喂养前要知道的问题

新生儿发热时能喂母乳吗?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发热,就不敢喂母乳,这是错误的。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物质,可使新生儿受感染的机会相对减少,发热的程度也相对减轻。另外,母乳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可供给因发热而丢失的液体及电解质,同时也供给了足够的热量。 因此,当新生儿发热时,不但可以正常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增加喂奶的次数。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新生儿不但不会因发热导致脱水,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新生儿呕吐后能马上再喂奶吗? 新生儿刚吃过奶后,不一会儿就似乎

新生儿发热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新生儿发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物理降温,如在头部枕冰袋。当新生儿体温高于39摄氏度,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最佳水温为33~35摄氏度,擦浴部位和顺序为额头、四肢、腹股沟和腋下,严禁使用酒精对新生儿进行物理降温,防止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其他不利影响。

新生儿非感染性发热怎么办

新生儿非感染性发热时,家长需要给孩子喂水。非感染性发热如环境温度过高、婴儿进乳量少或水分摄入不足,此时婴儿肢端与躯干温度几乎相同,婴儿一般状态好。新生儿感染性发热时全身状态较差,此时足部皮肤温度较腹部皮肤温度低2~3℃以上。新生儿发热应强调病因治疗,当降低环境温度,给婴儿喂水后,非感染性发热很快好转。

新生儿溶血症的危害

新生儿得溶血症常并发其他严重的病症,比如心力衰竭、胆红素脑病等。有的新生儿治疗不及时,还患有神经性耳聋。有的新生儿发热时未及时退烧,从而脑瘫,一生受影响。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孕妇应定时到医院检查,尤其是输过血或者有黄疸病史的孕妇。如诊断出母婴血型不合者,要输血治疗及提高引产。

新生儿发热原因 高热环境

如果在新生儿周围放上热水袋、穿太多衣服,在新生儿所居住的室内生炉火,门窗通风不畅等过分保温措施营造高热环境,从而导致新生儿发热

专家谈新生儿肺炎的特点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小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正常宫内是无菌环境,胎儿在宫内可吸入无菌、清洁的羊水,生后很快经淋巴路径吸收,是不会发生肺炎的。但胎膜早破超过6小时,羊水可能被污染,若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可能达30%。另外,急产、滞产或产道未彻底消毒等情况,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内污染的分泌物而发生肺炎。 家长一般都知道肺炎有咳嗽、发热等表现,但新生儿

新生儿发烧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护理新生儿的误区是什么

新生儿护理的误区主要是一些看似病症其实是正常情况,而使父母过多担心。 1.错弃初乳 孕妇分娩后首次出乳称为初乳,出乳淡黄,有杂质,会被误认为变质或者不良母乳,但其实初乳的营养价值很高,各类营养元素与蛋白质含量丰富。 2.误擦乳脂 新生儿皮肤光滑发亮是因为有乳脂敷在皮肤表面,乳脂可以防止细菌直接伤害皮肤,所以只需略加擦拭即可。 3.挤压乳腺 女性在妊娠后期分泌的雌性激素会被胎儿大量吸收,导致胎儿乳腺一时肿胀甚至也会有少许乳汁溢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千万不可挤压新生儿乳腺,这可能会使新生儿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