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天柱骨的功效是什么

小儿天柱骨的功效是什么

天柱骨主要用推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100-300次,称推天柱骨。此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刮至皮下轻度瘀血,称刮天柱。具体功效作用如下:

推,刮天柱骨,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多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

身热,心烦,嘈杂,呕吐,腹胀等胃热上逆;咳喘痰多,胸闷,咽喉肿痛等肺热症,均常用推天柱以降逆,除热。

局部疼痛,项强,无汗等,多配他穴同用。

刮天柱骨还能治疗暑热发痧等症。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止吐;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臂尺侧缘,阴池(神门)至抖肘(少海)成一直线。用中指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为退六腑,推100-500次。

推天柱骨: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为推天柱骨。推3-5分钟、

横纹推向板门:板门位置为手掌大鱼际平面,板门与横门之间推揉100-300次为横纹推向板门。

运内八卦:运内八卦为拇指或中指自乾经坎运至兑为一遍,顺逆运为300-500次。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处。向下推称“下推节骨”,推200-400次,擦至皮肤发红为度。

宝宝止呕吐怎么推拿

小儿呕吐应该分型进行推拿:

寒吐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右端正,揉中脘。

补脾经:推拿者以右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拇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左手食指,中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用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子拇指尖向拇指根推200-300次。

2.横纹推向板门:推拿者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推100-30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用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用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阳池直推至曲池穴100-200次。

5.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次。

6.揉右端正:一手握持患儿手,另一手用拇指指腹揉右端正50次。

7.揉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揉中脘穴2-3分钟。

热吐推拿

操作方法: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顺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向拇指根推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4.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的阴池100-150次。

5.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6.横纹推向板门:用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推100-300次。

7.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上向下直推天柱骨100-300。

8.推下七节骨:患儿仰卧,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小儿推拿天柱骨手法 小儿天柱骨配伍应用

治疗恶心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同用。治疗外感发热,进行强痛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

小儿推拿天柱骨手法 小儿天柱骨位置

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处。

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气分热炽发烧推拿法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法: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方法: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分手阴(重)阳(轻),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脏腑积热;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揉内劳, 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百日咳推拿管用吗

百日咳推拿有一定的好处。

推拿相关穴位有祛风化痰,调理脾肺,清肺热,宽胸理气,止咳等作用,能辅助改善咳嗽气急,痰难咳出等不适。

百日咳治疗原则以清肺降气,镇咳化痰为主。

主要推拿方法:清肺经,清胃经,运内八卦,掐揉小天心,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推揉膻中,推天柱骨。

清肺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由小儿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推100-500次。

清胃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掌根推至拇指根部,推100-500次。

运内八卦:一手持小儿的手,另一手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兑卦止,以顺时针方向运揉100-500次。

揉小天心:一手持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端揉按小天心100-300次。

揉掌小横纹: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掌小横纹50-100次。

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处推向肘横纹处100次。

推揉膻中: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按揉膻中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天柱骨: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推天柱100-200次,力度以轻至重,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揉二扇门 :一手托小儿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掐按二扇门3-5次,再用拇指指端以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开天门:用拇指指腹从眉心推至前发际,以额头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常规推拿30-50次。

推坎宫:用拇指指腹自眉心向眉梢分向推动,力度由轻至重,以眉心微微发红为度,常规推拿30-50次。

小儿感冒流鼻涕推拿手法图解 风热感冒推拿方法

主要症状:发热,汗出,头痛,鼻塞,咳嗽,唇红,咽干而红赤,舌红苔薄,脉浮数,指纹青紫或浮红。

治疗原则:清热解表。

推拿处方:清肺,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捏挤天突,运太阳,揉风池,风府,揉小天心,拿肩井。

推拿原理:清肺,揉小天心,揉风池,风府能发汗解表,配清天河水,推天柱骨以清热,捏挤天突既能退热,发汗,又善治咳嗽,咽干,运太阳疏风,明目,治头昏头痛,拿肩井升散,助诸穴,该治疗重在疏风清热,以微出汗为佳。

小儿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临床应用

1.与推天柱骨,分腹阴阳配合治疗呕吐

2.与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脾虚腹泻;且常与捏脊,摩腹等配合应用,作为小儿保健之方法。

小儿急惊风怎么推拿

小儿急惊风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揉小天心,总筋,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揉筋: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揉阳陵泉,拿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消食导积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丰隆。

清热泻火:清肝经,心经,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捏脊,掐揉二扇门。

推拿方解:

急惊风有清热,熄风,化痰,镇惊四法。

其治:清热宣肺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心经,捏脊,掐揉二扇门;

平肝息风有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化痰导致,有清肺经,摩肺俞,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弦搓摩,猿猴摘果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

镇惊定搐,有清心经,肝经,揉小天心,总筋,拿曲池,肩井,阳陵泉,承山,天柱骨,捏脊。

开窍醒神,有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百虫,承山,委中。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臂尺侧缘,阴池(神门)至抖肘(少海)成一直线。用中指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为退六腑,推100-500次。

推天柱骨: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为推天柱骨。推3-5分钟、

横纹推向板门:板门位置为手掌大鱼际平面,板门与横门之间推揉100-300次为横纹推向板门。

运内八卦:运内八卦为拇指或中指自乾经坎运至兑为一遍,顺逆运为300-500次。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处。向下推称“下推节骨”,推200-400次,擦至皮肤发红为度。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办 小儿呕吐推拿处方

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推拿处方:清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推下七节骨。

推拿方解:清脾经,清大肠,推天柱骨以清中焦积热,配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呕;退六腑以加强清热作用;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和胃止吐;推下七节骨以清热通便,使胃气下行。

相关推荐

小儿寒吐推拿 宝宝寒吐推拿处方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推拿处方: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天柱哪条经上的

天柱穴,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名释义》载: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 天柱: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饱满之状。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故名 “天柱穴”。

少儿呕吐怎么推拿 寒吐推拿

操作方法: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右端正,揉中脘。 补脾经:推拿者以右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拇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左手食指,中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用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子拇指尖向拇指根推200-300次。 2.横纹推向板门:推拿者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推100-30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用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

治疗宝宝感冒的小妙招

妙招1 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妙招2 施行中医推拿法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

家庭推拿帮助假性近视恢复视力

1、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交替自两眉正中的印堂穴推至前发际线中点,反复5~10遍;沿眉弓自内向外分推至眉梢,反复5~10遍;于儿童眉梢和外眼角连线中点后约一指的太阳穴,按揉1~2分钟,至有酸胀感; 2、用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儿童右侧耳后突出的高骨下方凹陷处,按揉1~2分钟,然后再以左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儿童左侧耳后突出的高骨下方凹陷处,按揉1~2分钟。 3、用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着力于儿童距内眼角约2~3毫米的睛明穴,按揉1~2分钟,至有酸胀感;分别着力于儿童眉头下方的天应穴,按揉1~2分钟,至有酸胀感。 4、屈曲双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

小儿呕吐怎么推拿

伤食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肚胀腹痛,大便酸臭,或秘或溏,苔厚腻。 治疗原则:消食导致,和中降逆。 按摩处方:揉板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 按摩方法: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桡侧缘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分腹阴阳:用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按弦走搓摩:用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50-100次。 胃寒呕

惊风推拿日常保健 小儿惊风辩证加减推拿

急惊风者:加清心经,清肝经。退洗啊六腑,大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骨,推脊,按丰隆。 慢惊风者:加揉百会,补脾经,补胃经,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中医如何调理小儿脑瘫

1、小儿脑瘫患者先天不足,肝肾虚损;智能低下,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立、行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张口流涎,生齿、言语落后,舌淡,苔少,脉细无力。辩证要点: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智能低下、舌淡苔少、脉细无力。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2、小儿脑瘫患者后天失养,脾肾亏虚柱骨软弱、头项无力、腰脊无力、坐立不稳、口软唇弛,咀嚼困难,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肌肉萎软、喜卧少动、神情淡漠、舌淡苔薄、脉沉无力。辩证要点:天柱骨软、坐立不稳、口唇软弛、肌肉萎软、咀嚼困难、神情淡漠、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