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眩晕试试中医妙方

​老人眩晕试试中医妙方

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龟板10克,女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肾阳偏虚者,可用右归饮补肾助阳: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一旦发生眩晕病,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辨证施治,采用适当方药,定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服药5~7剂即可显效。

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富于营养、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居室宜安静,光线暗淡,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

试试中医治心悸的方法

1、《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

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不安,水饮,虚劳和汗后受邪,并提出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常用处方等基本治疗。

3、《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石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

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

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老人眩晕呕吐怎么办

1、性肠胃炎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很不幸,小编中招过,让我觉得生死就在一线间,真的是很严重,而且发病很快,前后不过半小时,我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后还是把医生接到家里来,挂的吊瓶才好。

2、发高烧的人也会有这种症状,身边一定要有人陪同,及时退烧,多多喝水。

3、怀孕的孕妇也会有这种症状,当然因人而异,有的人反应会很大,头晕恶心呕吐有吃不下东,有的甚至需要熟营养液来维持。切记吃油腻食物。

4、血压低也会头晕恶心,低血压的人可以多吃点鸡蛋,肉类。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

5、减肥过度也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但是吐不出。健康很重要,做什么都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会舍得其反。

6、低血糖也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平时注意合理用餐,买点葡萄糖服用。

中医妙方治腰痛

1.肾虚腰痛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虚腰痛是因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劳累后加重。同时也是女性最常见的腰痛。它的痛感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

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经。肾虚的症状有: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等,最常见的是肾阳虚引起的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腰膝酸软无力。女性每月月经失血过多,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已育妇女以及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此类腰痛。

出现肾虚腰痛可采用中医食疗法。如:

芡实核桃粥:芡实30克,核桃20克,红枣10枚,大米50克,煮粥常服。主要是补肾纳气定喘。

鸡蛋三味汤:鸡蛋1个,去芯莲子、芡实、怀山药各9克,白糖适量,煎成药汤,吃蛋喝汤,主治肾虚。

2.寒湿性腰痛

寒湿性腰痛主要是由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发冷沉重,屈伸转动不利,每遇阴雨天或腰部受寒受湿发作或加重,痛处喜暖恶冷,或四肢欠温,腹胀食少,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紧。

寒湿性腰痛的治疗法则为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方药:渗湿汤(《丹溪心法》)加味:干姜、丁香、苍术、白术、橘红、挟夺、甘草。

方义:干姜、丁香、甘草散寒温中;苍术、白术、衍红除湿焕脾;花苔健脾渗湿。

加减:冷痛较剧,肢冷较甚,拘急不好的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温阳散寒;关节肿胀、沉重的湿盛者加藿香、泽泻,并重用茯苓、苍术以除湿利水;若伴有风邪者(痛处游走不定),加独活、羌活、防风、桂枝以疏风散邪;病人伴有肾阳虚者,用独活桑生汤加减,或再加茧丝子、补骨脂、吴茱萸、巴戟天等。

​眩晕怎么办 老年人眩晕中医有良方

无痰不作眩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临床表现为眩晕,头重不举,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化湿祛痰为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平肝熄风为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桅子10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水煎2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中医外治眩晕的方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眩晕怎么办中医外治眩晕的方法

中医辩证将眩晕分为四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肾精不足型。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是由"风、火、痰、虚"等原因引起,多与"肝、心、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中药在全面消除各型眩晕症状的同时,针对引起眩晕的"风、火、痰、虚"等症进行全面调理,本虚则适量补之,标实则适时疏泻,聪耳明目,清肝补肾,养血健脾,宁心安神,清热化痰,醒脑定志,以达到熄风清火、涤痰填精之目的,从根本上铲除眩晕的病因。

同西药相比较,中药治疗眩晕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已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

首先,中药治疗眩晕体现了整体治疗的优势:

在治疗眩晕原则方面,考虑到"平肝潜阳,健脾益气,化痰降逆,益气养阴"中医原理,从中药组方来说,强调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标本缓急,熟重孰轻,考虑得相当全面。在治法上,追求标本兼治,阴阳平衡。在减轻发作症状、控制发作的同时,同时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彻底治愈,杜绝复发。

第二,中药在缓解期的治疗眩晕症上有明显优势:

西药在缓解期治疗阶段,只强调止吐止晕,忽视了对整体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恢复,此外药物品种的变化不大。中药则不同,调节平衡体内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消除水肿,强力渗透药物,充分弥散、吸收,深层次碎解,隔离淤毒,对病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修复前庭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免疫,激活FLD神经介质,提高免疫,抑制病灶感染,促进人体平衡,恢复健康本能。

第三,中药毒副作用小:

西医西药在眩晕的治疗过程中,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毒副作用较大。应该指出;控制眩晕发作,西药有它的优势,但过强的抑制作用会使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容易影响眩晕症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因此在治疗眩晕症时,可以先用西药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发作,同时加上中药以巩固疗效。一旦眩晕症症状得到控制,应尽早停服西药,继续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杜绝复发。

对于眩晕病这一疑难杂症,由眩晕专科孙主任经过多年的筛选与临床验证过程中,结合当地气候、居民体质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创立中医"熄风、化痰、补虚"三步定眩法。以"平肝熄风、化痰祛湿、益气养血"为原则,精选地道优质中药材合理组方:三眩定晕汤,药性平和,不躁不滞。

三眩定晕汤辩证施治 针对眩晕病直达病灶

第一步:平肝潜阳,祛痰逐瘀,补气通络 能快速渗透脑、耳屏障直达病灶之所,强效疏通堵塞经脉,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增加血液流量,使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加,改善"神经平衡中枢"的缺血缺氧状态,抑制眩晕产生。

第二步:修复病灶,恢复功能 调节平衡体内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消除水肿,强力渗透药物,充分弥散、吸收,深层次碎解,隔离淤毒,对病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修复前庭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免疫,促进人体平衡,恢复健康本能。

第三步:增强免疫,杜绝反复 通过健脾补气,升清降浊,调和体内阴阳平衡,宁心安神而达到治愈此病,防治复发的目的。

喉咙痛试试中医疗法

1、滋阴清热饮

每次用天冬12克、麦冬12克、桔梗9克、山豆根6克、岗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等。

2、罗汉果利梅煎

用雪梨1个或雪梨干30克、罗汉果半个、岗梅20克,水煎服或代茶水饮,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急慢性咽炎。

3、银耳沙参鸡蛋饮

每次用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水煎取汁,然后打入鸡蛋1~2个,蛋熟后加适量冰糖服用。有养阴清热、润肺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引起咽干喉痛、口渴等症。

长高试试中医推拿

中医里说,肾主骨,儿童的长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发育,而骨骼的健康发育取决于肾气是否旺盛;骨骼的精华在骨髓,而脑为髓海,是骨髓汇集的大海,养肾就能养骨骼,滋养骨髓,最终滋养大脑。也就是说,肾主智,孩子聪不聪明取决于他的肾气是否旺盛,推拿养肾同样也能助长。

具体操作方法:

1、头面部: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20~50次。

2、上肢: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推三关(三关在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根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补脾经、肺经、肾经或泻肝经、心经各100~200次。

3、腹部:家长每天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

4、背部:家长每天对孩子的背部从下向上搓背,以皮肤微红发热为度。从上到下按揉膀胱经(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脊旁肌肉处)各穴位。向上捏脊(又称为“蚂蚁上树”)和揉双脚底的涌泉穴各30~50次,再重点按摩背部的命门穴、肾腧穴各4~5分钟。

捏脊可以激活全身的生长机能,涌泉穴则是肾的井穴,按摩这个穴,就是让生命的泉水涌出来,滋养全身,命门穴中则藏着真火,可以生发全身的阳气。

痛经试试中医点穴功

痛经、乳房胀痛等是许多女人的顽疾,以中医的观点,经络内连脏腑,外连肢节,日常生活中常做一些经络穴位按摩,具有流通气血,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作用。

没有中医背景的人很难自己找出穴位的准确位置,传授给女性朋友们三个可以轻易被找到的,平时经常揉按就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穴位。你可以在家试试,坚持下来,不仅能缓解痛经,还有预防其他疾病的作用。

气海:增强免疫力

位置:气海在关元穴(参考下文关元穴位置)与肚脐中间的位置。

作用: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有临床验证,气海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的作用。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气海穴可广泛用于男科病及妇科病,如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虚脱等。

关元:缓解经期痛苦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也就是在肚脐眼正下方,你将除大拇指外的4指并起来,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就是你的关元穴所在位置)。

作用:关元穴为“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和血等作用。日常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而当你有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外阴瘙痒等妇科病症时,针对性地按摩此穴位,也能缓解妇科症状。

足三里:调肠胃、抗衰老

位置: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一个巴掌的距离)处就是足三里穴位。

作用:敲打足三里,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泻泄、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经常按摩足三里,还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按摩方法:揉、按就可以了

按摩这些穴位是否需要特殊的方法,以及一定的力度和时间呢?按摩穴位不需要特别的手法和力度,尤其是上面三个基本保健穴位,只要以平常自己习惯的力度揉、按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起到保健的作用。

老年人腹泻不止试试4种中医药方

一、腹泻的分型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证、寒湿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甚至带黏液、脓血,烦热口渴,小便短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证: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身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红,脉细弱。

伤食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二、腹泻食疗偏方

1、寒湿证腹泻的食疗偏方

(1)莲子生姜粥

莲子50克,生姜30克,红糖30克,粳米100克。莲子、粳米先煮半小时,再放入姜、糖,煮10分钟食用。

(2)姜橘椒鱼羹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

(3)炮姜粥

炮姜6克,白术15克,八角茴香、花椒少许,粳米30克。将炮姜、白术、花椒、八角茴香装在纱布包里,放入锅中加水先煮20分钟,然后下粳米煮粥。每日1剂,分3次温月艮。连服1~2周。

(4)生姜泡茶

生姜9克,绿茶9克。上二味以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2、湿热证腹泻的食疗偏方

(1)鲜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50克,粳米50克。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800~1000毫升,煮成菜粥,适当调味。可作早晚餐服食。

(2)苦瓜拌蒜泥

苦瓜100克,紫皮大蒜1头。苦瓜切丝,大蒜加工成泥,再加米醋、酱油、香油拌匀。

(3)黄瓜叶速溶饮

鲜黄瓜叶1000克,白糖500克。将鲜黄瓜叶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再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将要干锅时停火,冷却后拌入干燥的白糖粉,吸净煎液,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0克,以沸水冲化,顿服。

(4)豆花煎鸡蛋

扁豆花30克,鸡蛋2个,盐少许。将鸡蛋打入碗中与扁豆花拌匀,用油煎炒,撤盐末少许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连服5~7日。

老人消化不良试试这些小妙招

1、饭后弯一弯腰

老年人饭后出现消化不良时可以做一下弯腰的动作,专家认为,这个动作可以让食物更快的进入到胃窦里,促进排空,加快消化。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朋友不宜用这个方法来改善消化不良。

2、吃理气食物

中医认为,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内部的气没有理顺,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吃一点理气的食物。老人可以每天吃几块白萝卜,这是因为白萝卜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另外,常见的橙子、橘子以及柚子也有同样的功效。

3、听听舒缓的音乐

在《寿世保元》里有这样一句话,“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这句话说的就是音乐可以帮助消化。这是因为音乐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身体各个系统起到调节作用,消化系统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当老人出现消化不良的时候不如放点轻松的音乐来听一下。

夏季肾虚男人养肾试试中医按摩方法吧

双手搓腰温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的作用。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很多人以为膀胱和肾没有多大关系,而实际上,中医认为两者关系很密切。因为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因此,对膀胱的保健也对肾脏起到了间接保护作用。膀胱位于小腹处。具体的按摩方法是:两掌重叠按放小腹中央,先顺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0次;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反复操作3分钟。

拳捶腰腹经脉畅

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不自觉地用手握成拳锤击腰背部,虽然他们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是觉得这样会舒服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一种对肾的保健按摩。怎么做呢?首先,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弯曲,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与此同时,双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并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连续做30次左右。

老人眩晕症的真假性眩晕

进入老年后,各种症状便不断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而老年人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一、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二、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相关推荐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眩晕症可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也可辅助中药治疗、穴位注射等方法,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急慢性患者均有疗效。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中医外治眩晕3个方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

戒烟试试中医穴位针灸

1.百会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2.耳穴贴压 针灸戒烟一般都采取王不留行贴压耳穴并配合体针的方式,每周约治疗2~3次。中医认为,耳并不单纯是孤立的听觉器官,从全息现象来认识,耳郭就像是一个倒置的胎儿,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缩影,全身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都通过经络与耳郭有密切联系。加上整个耳朵神经分布比较丰富,因而通过对耳部某些与人体相对应部位轻缓而持久的刺激,可起到调节全身功能的

耳石症诊断标准

(1)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 (2)Dix-Hallpike试验阳性。该试验具体操作时由测试者位于病人之后方,手持头部,帮助患者由坐位迅速平卧,在保持上部躯体水平条件下,头向左右转动各一次,应保持头与矢状面成45°角。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在经过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发作和旋转型眼震,通常持续20~30秒,患者复原至坐位时出现反方向旋转型眼震,上述位置重复数次后眩晕和眼震不再出现(易疲劳的)。病变侧别则根据Dix-Hallpike试验结果确定,即头偏向左侧出现眼

女性痛经很难受试试中医食疗方

气血不足型 ①黄芪桂圆鸡:黄芪、桂圆各60克,元胡20克,母鸡1只,加水同煮,肉熟后放调料,食肉喝汤。 ②银耳汤:银耳30克,大枣20枚,瘦猪肉适量。加水煮汤,放调料后食用。 ③鸡肉炖黄芪阿胶:鸡肉250克,黄芪30克,阿胶15克,葱、姜、盐各适量,共做汤食用。 ④归芪羊肉汤: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调味品适量。共作汤食用。 ⑤香菇鸽肉汤:香菇30克,鸽子1只,共煮熟后放调味品食用。 气滞血瘀型 ①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60克,元胡20克,鸡蛋2枚。用水同煮,蛋熟后去皮再煮,去药渣后吃蛋喝汤。

夏天有妙招 帮助中老年人健康防中暑快来试试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应防

眩晕症的鉴别诊断

眩晕对于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人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患上了眩晕,当我们觉着身体不适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做个诊断,现在我们来聊一聊眩晕都有哪些诊断方法。 1.全身检查 注意有无颈椎病、视力异常、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中毒、感染等。 2.常规耳科检查 主要检查听力及有无内耳疾病。 3.神经系统检查 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精神症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共济运动是否协调,如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直线行走试验等,及有无面部神经麻痹等。 4.眼征 是否有眼震,眼震的性质,及有无眼球运动障碍等。 以上就是眩

耳聋耳鸣试试这2个妙方

清耳增听汤 主治:曾有耳内肿痛流脓史,或目前仍然间或流脓,听音不聪,头部欠清朗感觉者。 处方:金莲花6克,杭菊花10克,连翘10克(主);龙胆草6克,胡黄连6克,栀子6克(辅);骨碎补10克,紫草6克,乳香2克(佐);菖蒲6克,荷叶10克(使)。 加减法:若脓水多,可加蚤休6克(须用百合科的,市场每用拳参或独角莲代用,万万不能);若大便欠通,证又属实,脉实苔厚者,可加生大黄6~10克;若耳前耳后痛,且出臭脓,可加露蜂房6克,地骨皮10克。 注:耳内有脓者,须配合外治。 宁耳止蝉汤 主治:耳鸣,听音欠聪,或

如何检查诊断耳石症

耳石病主要表现:当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位置时出现的短暂旋转性为主的眩晕。常在晨起、夜卧、床上左右翻身、低头屈身或抬头仰视时突发出现,甚至有的在美容,在医院做B超或CT时突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幼儿及儿童却极为罕见,一般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耳石病头位性眼震检查,令患者坐床上,先仰卧垂头位,观察10秒无眩晕及眼震后,令坐起再观察10秒,再令头侧向一方仰卧,观察10秒,再仰卧垂头向另一方,观察10秒,每次变动体位、坐起及躺倒均应在3秒钟内完成,如在某体位时出现眼震,应持续观察30秒,如眼震持续不消失即为试验阳

冬季易感冒试试中医食谱

感冒时的饮食禁忌 感冒时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平衡,同时还要容易消化。蛋白质类食物如肉、蛋类不宜过多油腻食物,如煎、炸类的更要少食,而应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为主,可喝些粥类,也需多进食些蔬菜和水果,以尽可能多地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给大家提供几种食疗小处方,既可享受到美味,又能增强抵抗力,可谓一举两得。 薏米扁豆粥 制法 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餐各喝一碗。 功效 薏米扁豆可强健脾胃去湿气。 红薯姜汤 制法 把一个大地瓜削皮后切成小块,一块生姜切成薄片,加水六碗煮熟后,再加适量红糖,